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美国独立建国之后,先后经历了《华盛顿告别演说》、门罗主义、英美大摊牌等外交时期,在这百余年间所奉行的政策始终是孤立主义原则。然而随着西进运动的终结、对拉美势力范围的巩固,美国开始逐渐从仅仅盯着家门口的美洲转向了整个世界。因为如果美国始终奉行孤立主义原则,虽然其经济实力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影响力也不可能发挥出来,也就难以成为大国政治的重要玩家,这显然也不利于它的进一步发展。美国最后跻身于大国政治圈子的途径,实际上是一条很特殊的道路。在此之前的大国政治成员,都是通过击败老成员,以获得自身影响力的展现。比如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沙俄在拿破仑战争后充当“欧洲宪兵”、德国统一之时的三次王朝战争等。美国不一样,它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优势和地理优势,通过调停其他大国矛盾来确立自己的大国地位。
这里就需要提及一个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又称“老罗斯福”,这个人不光历史地位重要,而且非常有特色。老罗斯福喜欢说一句谚语,“说话要温和,但是手里要有一根大棒”。后来我们用“大棒政策”来形容美国,因为它动不动就搞军事干涉。但是千万不要拿现在的美国来套当时的美国,当时的美国可不是动不动就开战,而是把大棒拿在手里让人家看见。在这个基础之上,它在开展很精细的外交,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利益和国际地位。所以大棒政策不是直接用大棒,而是间接的运用自己的实力。
摩洛哥危机调停,介入欧洲事务
摩洛哥危机又称为丹吉尔危机,在丹吉尔发生,是因为摩洛哥作为殖民地之事而引起的国际危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于1905年3月31日访问摩洛哥丹吉尔,引发这次危机。威廉表示支持摩洛哥独立,公然挑战法国在摩国的影响力。这次危机后来又被称为是通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当时英国为了维护自身海上霸权而选择和法国站在一起,共同对抗德国。为此,德国要求召开一次国际大会以解决摩洛哥争端,遭到英法方面的坚决拒绝,双方针锋相对,并且开始以战争相威胁。恰在此时,老罗斯福瞅准时机,决定出面调停,并获得了英法德这些国家的认同。老罗斯福第一步先支持德国的立场,要求英法同意召开国际大会,这时候英法和德国差不多是势均力敌,所以这时候英法两国就担心不答应的话,美国一怒之下会帮助德国,于是只好同意开大会了。这样一来,第一回合德国胜利。所以当时很多国家,包括德国在内,都觉得美国是向着德国的。然而等到大会真正开起来了之后,大家却发现美国在许多具体问题上都是支持英法的,这就是老罗斯福调停细致的一面,或者说是狡猾的一面。德国最后吃了大亏,这种结局英法当然感谢美国。至于德国,要求开大会的方式是自己要求的,美国帮助它实现了,即使最后吃亏也只能怨恨英法,而无法直接责怪美国。这次调停对于美国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要知道当时的国际中心是在欧洲,英法德又是这个中心最主要的三大国,最后居然是美国调解他们的矛盾,这无形当中美国就具备了仲裁者的地位,这此前从未有过,美国由此进入大国政治。
这次调停对美国来说太重要了,要知道当时的世界中心依然是欧洲,而英法德又是欧洲最重要的三国,最后却是由美国来调节他们之间的矛盾。如此以来,美国在无形中就具备了仲裁者的地位,这是前所未有的,从此美国成功跻身于世界大国政治圈子。
日俄战争调停,介入亚洲事务
老罗斯福进行的第二次调停是日俄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沙俄和日本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势力范围而进行的。当时沙俄借着八国联军侵华的机会独占了东三省,美国从维护自己“门户开放”政策的考虑出发是支持日本。俄国在东北实行的是关门政策,将其他列强势力都排挤出来了,因此英美等国都需要日本来平衡俄国。不过美国的精明之处在于,它虽然暗自支持日本,但在公开层面却表现的好似一个裁判员一样。从战争一开始,老罗斯福就向各国发布照会,要求其他列强保持中立,同时希望日俄战争局部化。也就是说,按照美国的意思,日俄两家争夺东北的话,就只能在局部产生冲突,不能将争端扩大从而威胁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列强在华利益。这实际上是列国在华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因此也获得了英法德等国的赞成。然而经历了日俄战争的胜利之后,日本在华势力急剧攀升,所以在此次调停后不久,老罗斯福就派出了由16艘装甲舰组成的“大白舰队”进行了一次环球航行,用以震慑和敲打日本、沙俄、德国和法国。他们有意识的将战舰全部涂成白色以展示势力,的确起到了敲山震虎和提高自身地位的作用,不过就在“大白舰队”筹划期间,英德海军竞赛也进入到了关键阶段,英国的无畏级战列舰就是在这段时间下水的。无畏级的下水和服役标志着世界海军竞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阶段,德国、美国海军再次被英国丢在了身后,美国虽然成功跻身大国政治圈子,但距离世界霸主地位依然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