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城邦希腊史 > 波希战争系列(一):从爱奥尼亚起义到马拉松战役
2019-12-28

波希战争系列(一):从爱奥尼亚起义到马拉松战役

      波斯帝国是古代西亚地区的重要时期,它相继攻灭米底、吕底亚、埃兰、新巴比伦和埃及等势力,结束了西亚混乱的地缘博弈局面。公元前513年,波斯君主大流士一世攻占了位于希腊半岛北部的色雷斯地区,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文明,帝国势力达到鼎盛。
      此时的希腊半岛正处于古典城邦时代,是欧洲文明的中枢所在。原本,正处于上升期的波斯帝国即便对周边邻近领土存在觊觎之心,也将因海洋和巴尔干半岛密布的山地而延缓扩张的进程。但是位于小亚细亚半岛西南海岸平原地区的希腊人城邦却于公元前500年前后发动起义,从而招致波斯帝国的镇压,并将帝国与希腊本土之间的矛盾拉上了台面。本文就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波希战争的起因,以及希腊半岛地缘结构对双方军势的影响。

陆权强国与海权城邦的冲突

      源起于爱琴海克里特岛的古希腊文明,在米诺斯时代和迈锡尼时代就曾建立起了繁荣的海外商业贸易型文明。后来虽然经历了“海上民族”肆掠和多利安人(以斯巴达为代表)南侵,从而导致迈锡尼时代的终结和农耕社会的南浸,但包括建立了迈锡尼城邦的阿凯亚人(后来亚该亚同盟的主体),以及与其联姻并共享迈锡尼文明的爱奥里斯人(以底比斯为代表)和爱奥尼亚人(以雅典为代表)均迈锡尼文明的继承者自诩,继续拓展海外商业贸易。
      虽然遭受北方多利安人的入侵,但山地密布的希腊半岛地貌特征促使该地区难以形成一个占据绝对优势的地缘空间,从而导致了城邦林立的混乱局面。更为重要的是以土地分配为主要特征的农耕类型城邦相继建立起来了军事专制制度,其中尤其以斯巴达为其中的佼佼者;与之相比,侧重于海洋商贸活动的城邦则相继建立了贵族共治模式下的古风民主体系。两种政体在狭小的希腊半岛-爱琴海地区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制度竞争,并由此引发了两大城邦阵营的对垒。对于包括雅典在内的众多民主城邦而言,斯巴达等多利安人后裔所代表的陆权特征显然不符合自身的海洋商业型社会的发展,然而更为巨大的陆权威胁却来自于东方的小亚细亚半岛。

波斯和希腊的结构性矛盾

      作为爱琴海沿岸地区,小亚细亚半岛与希腊半岛隔海相望,其地形大体呈现“三级阶梯”形态,即中东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西部沿海平原地带以及两者之间的低矮山地。早在希腊迈锡尼时代,赫梯人就曾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建立了帝国,而西部沿海平原则被特洛伊人占据。而在赫梯人和特洛伊人相继覆灭之后,位于低矮山地上的吕底亚人开始崛起,并且向西侵占了希腊人建立的殖民据点(从特洛伊人手中抢夺而来)。这些希腊殖民城邦几乎都是由与雅典人同族的爱奥尼亚人建立的,他们在爱琴海沿岸继续着海上贸易活动。当吕底亚征服这些爱奥尼亚城邦之后,并未试图改变这些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毕竟继续让这些希腊人经营海洋贸易,并让他们以税收、纳贡的方式上缴利润,对吕底亚人更为有利。然而当西亚腹地的波斯人崛起,并且占据了整个小亚细亚半岛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作为从伊朗高原西南部拼杀出来的帝国,波斯人相继攻灭了米底(伊朗高原西北部、亚美尼亚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埃兰(伊朗高原南部低洼平原)、新巴比伦(两河流域)、古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以及中亚阿姆河平原,成为同时坐拥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两大文明之地的帝国,它没有理由放任希腊人独立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作为以“万王之王”自诩的波斯君主,大流士一世为了巩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史称“大流士改革”。
      正如前文所说,爱奥里斯人和爱奥尼亚人主要从事海外商业活动,并基于此建立了一系列古风民主制度的希腊城邦。波斯帝国对小亚细亚西侧的各个希腊城邦提出了建立服从于波斯皇帝的君主制度,对他们的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吕底亚人的统治)。更为重要的是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进一步控制了黑海海峡(后世称为土耳其海峡)和色雷斯地区(大致在如今保加利亚一带),直接威胁到希腊本土诸邦的安全和贸易利益。终于,公元前500年在雅典等城邦的支持下,小亚细亚沿海平原上的爱奥尼亚诸城邦发动起义,其中尤其以米利都为首。战事虽最终被波斯军队扑灭,但期间雅典及其邻邦埃雷特里亚曾遣军跨海攻陷了波斯帝国吕底亚省的首府萨尔迪斯,将其掠夺一空,并付之一炬。由此,爱奥尼亚起义从波斯帝国内乱演变成为国际纠纷。

波斯第一次远征与“阿陀斯风暴”

      公元前494年,波斯人终于将爱奥尼亚地区彻底平定,下一步便是对希腊人算旧账的时候了。只不过由于被爱琴海阻隔,波斯帝国将面临两种行军选择。其中一条是陆军沿着小亚细亚半岛北部渡过达达尼尔海峡,经过色雷斯和马其顿之后南下切入希腊半岛;另外一条则是海军直接乘船渡海跨过爱琴海。两年之后,波斯帝国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远征行动。尽管当时的波斯帝国对海战并不熟悉,但依然凭借爱奥尼亚地区组建了一支辅助于陆军的海上军队,其主要职能是为陆军提供后勤补给,并防范希腊人的海上骚扰。
      众所周知,希腊半岛山地密布,然而依据山脉分割和地形走势,依然可以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它们分别是位于北部边缘地带的伊庇鲁斯(西北部山区)、马其顿和色雷斯,以及马其顿南部的塞萨利盆地、阿提卡半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当波斯大军穿过色雷斯地区之后,率先进入的就是马其顿地区。由于波斯采取的是海陆并进,且以陆军为主的方式,所以他们经过了马其顿地区中部向爱琴海延伸的“三根手指”,即阿陀斯半岛、锡索尼亚半岛,以及卡桑德拉半岛。为了尽早抵达此行的目的地阿提卡半岛(雅典所在地),波斯海军势必从这是哪个半岛顶端掠过。
      正如元朝两次渡海远征日本一般,波斯人的这次远征同样遭遇了大风暴(位于阿陀斯半岛的拐弯处,故而称之为“阿陀斯风暴”),并导致海军全军覆没。究其缘由,是因为波斯人总是选择在夏季出发,所以就容易遭遇地中海热带气旋(某些地方称之为“台风”、“飓风”)。“阿陀斯风暴”对本就缺乏海战经验的波斯人产生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后来波斯人再次发起远征希腊的行动时,竟然耗费三年时间在阿陀斯半岛与大陆相连处,开凿了一条运河。因为此时的波斯君主是薛西斯一世,故而称其为薛西斯运河。也因为这次风暴,波斯陆军失去了海军的后勤补给,帝国的第一次欧洲之旅宣告结束,阿陀斯半岛从此被希腊人尊为“圣山半岛”。

马拉松战役

      由于遭遇“阿陀斯风暴”,并且陆地上也遭遇了色雷斯人的劫掠,波斯帝国被迫于公元前492年撤退。两年之后,重振旗鼓的波斯军队开始了第二次远征,不过为了胁迫和分化希腊各个城邦,大流士一世派遣使者要求各个城邦献上一杯水和一捧土,以此表示对波斯的臣服。迫于波斯帝国的强大军事压力,绝大多数城邦都表达了臣服之意,唯有雅典和斯巴达是个例外。雅典不愿意臣服波斯的原因很简单,当初就是它和埃雷特里亚为了维护爱奥尼亚海洋贸易的利益,才在小亚细亚西侧与波斯人缠斗多年,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波斯人会放过自己。即便波斯帝国真的采取羁縻政策统治希腊半岛,雅典也很有可能会被波斯人当成立威的标靶。正因如此,雅典人把波斯使者扔入山谷中。
      雅典人不屈服的行为被希腊城邦普遍视为气节的象征,这刺激它的传统地缘对手斯巴达人将波斯使者丢入水井,从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波斯如若侵袭希腊,势必率先攻入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从而让雅典成为斯巴达的前线壁垒。果然,在完成一系列试探行动之后,公元前490年波斯军队再度向希腊半岛进发,目标直指雅典和埃雷特里亚。由于有众多希腊城邦的投诚,所以这一次波斯大军决定从小亚细亚西侧启程,沿着爱琴海商路直扑希腊半岛。首先遭受攻击的是阿提卡半岛东侧的埃维亚岛,这里也是埃雷特里亚城邦的所在地。迫于波斯军队的威胁,埃雷特里亚很快就因出现内奸而投降了,所有居民全部沦为奴隶、城池被夷为平地。
      攻克埃雷特里亚以后,波斯军队从阿提卡半岛东北部登陆,旋即向东南方向的雅典城直扑过去,双方在马拉松平原相遇。据说雅典军队之所以选择扼守马拉松平原,而不是据城自守,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重蹈埃雷特里亚内部瓦解的覆辙。当然,充分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用以阻击敌人,也是雅典将领们考虑的范畴。一方是以骑兵为主力的波斯军队(步兵数量虽多,但战术侧重不强),另一方则是以重甲步兵为主的希腊军团,双方人数大致相当(波斯通过有限的海运,运输了2万5千人远征军,但攻克埃雷特里亚分兵1万准备沿海南下插入雅典城下,故而马拉松平原仅有1万5千波斯军队)。
      为了扬长避短,希腊重步兵军团觉得背靠河谷列阵(越靠近海岸,地形越开阔,越有利于波斯骑兵的机动包抄),波斯人求胜心切,因而主动逼近希腊军阵。波斯人发现在希腊阵列的两翼,与山地之间依然存在相当大的空隙,这给骑兵迂回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两翼的缝隙其实是希腊人故意留下的,因为这两处低洼地方其实是被河流浸润的沼泽地,并不适合骑兵前行。不得已,双方只得正面交锋,由于波斯的弓箭攻势无法穿透希腊重甲步兵的防御,长期处于城邦混战下的希腊士兵凭借体能优势最终获得了胜利。马拉松战役不仅是欧洲面临亚洲入侵的首次胜利,同时也为希腊诸城邦在面临波斯下一轮远征时,打下了一针强心剂。
      综上所述,早在波希战争之前,希腊海外贸易城邦就面临北方多利安人、小亚细亚吕底亚人的陆权威胁。然而由于希腊半岛山地密布的地貌特征,以雅典为首的商业城邦和以斯巴达为首的农耕城邦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作为爱琴海沿岸的小亚细亚西侧平原,自然而然的成为希腊人的城邦,却还是敌不过吕底亚人的征服,不过吕底亚人仅仅要求他们纳贡,并不会影响希腊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不过波斯人来临之后,却开始强行要求该地区推行君主制,最终引发爱奥尼亚起义。爱奥尼亚起义牵动着希腊本土的雅典和埃雷特里亚的贸易利益,最终将其演变为波斯和希腊城邦之间的冲突。
      为了巩固波斯帝国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确立“万王之王”的权威,大流士一世先后发动两次远征。第一次远征因“阿陀斯风暴”导致海军覆没,从而危及陆军主力的后勤补给,最终被迫撤军。第二次远征虽然成功攻克埃雷特里亚,却受制于海运技术,未能确立兵力优势,最终在对地形不熟悉的情况下受挫于马拉松平原。马拉松战役的胜利不仅提升了雅典在希腊城邦间的威望,同时也促使部分城邦改变臣服波斯的态度,增加了后来波斯第三次远征的难度。

波希战争系列(一):从爱奥尼亚起义到马拉松战役
波希战争系列(二):探究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斯海战的地缘因素
波希战争希腊(三):普拉提亚战役与提洛同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