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业革命 > 大英帝国在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中丢掉霸主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亦可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空前的灾难。到了1941年,世界各主要大国相继被卷入战争,这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轴心国阵营俨然成为全人类的威胁。
然而作为国际秩序的地缘战略棋手,大国并不能仅仅专注于战场上的局势,还应当跳出其中着眼于战后和平体系的建立。正因如此,当二战尚未结束之时,英国、苏联和美国就已经展开了一番明争暗斗。不过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此时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盟国体系之外的德意日三国固然是战场上的敌人,但联盟内部的苏美两国更是战后秩序中的竞争对手。
丘吉尔内阁非常清楚大英帝国内部的脆弱,当时的英帝国各地自治领迸发出了反英、反殖民的思潮,要求完全独立的呼声此起彼伏,大家并不情愿参加世界大战,却只为保卫英国本土。因此在美苏相继入局以后,英国不论在远东还是欧洲都开始奉行避战策略,以保全自身实力,为日后早做打算。
在远东,即便中国派出远征军进入缅甸,英国依然退居英帕尔山脉以西,坐看中、美和日军的争斗。而在欧洲,具体政策则表现在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拖延上。在丘吉尔看来,开辟第二战场反攻德国的日期越晚越好,这样可以造成苏德尽量相互损耗,减少战后苏联的外交筹码。同时,他还希望第二战场的地理位置被安排在南欧,为此丘吉尔提出了“侧翼战略”,并极力鼓吹从北非开始渗透南欧几个北岛的作战方案,意图更多借助美军力量刺入德国腹地。
英国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想要尽可能多的消耗美苏的力量,然而斯大林和罗斯福都不是庸人,岂会被丘吉尔一家之言所蒙蔽。要知道,被丘吉尔称作“鳄鱼软腹部”的南欧,从比利牛斯山脉到亚平宁山脉再到巴尔干群山,可以说处处是天险,非常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如若想要长驱直入,就必须像美军在南太平洋进行的那样进行蛙跳作战。当然,这是建立在盟军掌握制海权还制空权的基础之上的,而当时在地中海主要掌握这两项的恰恰是美军。换言之,丘吉尔的方案是将美国推向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前列。
另外,在丘吉尔看来,如果英美盟军从法国登陆以策应苏联自东向西的反攻,则最后双方势必在德国会师,整个欧洲大陆将陷入美苏两强的笼罩之下。但如果从南欧开辟第二战场,则双方东西对抗轴线将转变为南北轴线,那么英国在至少西北欧方向就有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了。不仅如此,英国在地中海南岸的势力也将得到保全,而这恰恰是从英国本土抵达印度洋的必经之地。
不难想象,斯大林完全能够看清丘吉尔的战略意图,故而他一方面坚持要求尽快开辟第二战场,且必须从法国西海岸登录,这获得了寄居英国的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的支持;另一方面苏联通过与德国的秘密外交接触,变相向英美施压。事实上,苏联的目的确实达到了,罗斯福显然高估了德国、低估了苏联,愈发倾向于尽早开辟第二战场。同时,丘吉尔的建议也是美国方面难以接受的,毕竟这等于用美国的资金、美军将士巩固大英帝国。然而在法国登陆毕竟是一个难度极高的计划,最终盟军还是率先选择在南欧方面登陆,同时亦未放弃在法国登陆的筹备工作。
随着阿拉曼战役的爆发,盟军在北非战场基本肃清了德意势力,丘吉尔乘机又抛出西西里岛登陆计划,彻底打击了墨索里尼在国内的威望,不久意大利内部势力被策反倒戈,迎来了欧洲新局面。英国人为此欢欣鼓舞,丘吉尔大肆吹捧地中海策略的可行性,不过姑且不论倒戈的意大利军队是否具备充足的战斗力以缓解美军的压力,单单自意大利北上德国,就有与苏军抢夺胜利果实(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进入反攻阶段)的嫌疑。
所以,斯大林继续反对地中海计划,罗斯福也亮明态度的表示,如若英国认为在法国登陆确实困难,那么美军将首先集中力量在太平洋击败日本。如此以来,丘吉尔的想法破灭了,英国虽然联合美苏在战场上彻底摧毁了轴心国阵营,却也被美苏从战略层面彻底击败了。
综上所述,二战时期围绕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美、英、苏三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其内里却是各国在争夺战后秩序的主导权。最终以美军为首的盟军从诺曼底登陆,自西向东奔赴德国,与苏军会师于易北河畔,正式在欧洲大陆划下了美苏两家的势力分界线。至此,大英帝国虽然最终取得了二战的胜利,却也丧失了对国际秩序的话语权,世界霸主地位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