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业革命 >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二战前夕德国复仇情绪和英法绥靖政策的前奏
2019-11-11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二战前夕德国复仇情绪和英法绥靖政策的前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同盟国阵营为一方、以协约国阵营为另一方,双方对峙了4年之久。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共计造成1000多万人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然后一战结束仅仅20年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却再度点燃二战欧洲战场的战火。
在经历了一战的沉重失败以后,德国为何还要挑起二战的烽烟?或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火,真的是由德国一家点燃的吗?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回到一战后期去厘清另一端尘封已久的历史。
1918年是一战的最后一年,这年的1月东线战场出现了重大改变,十月革命直接促使俄国退出了协约国阵营,这为德军集中精力对付西线军队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固的战略后方。然而德国的想法并不成熟,想要在西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此前一年的1917年,美国已经对德宣战并派兵远赴欧洲。
在这样一个战争大背景之下,美国时任总统威尔逊发表了著名的“十四点原则”演说。颇为奇异的是,如若这些原则能够被给予真正落实,获利最大的恰恰是主要战败国德国,对于英、法反倒不利。譬如演说虽然要求同盟国放弃战争入侵所的领土,甚至德国还要额外吐出普法战争所得果实(即阿尔萨斯和洛林)。然而如若将视野放的广为广阔一些,我们会发现控制着最广大海外殖民地的英法两国将利益侵害。
一战以前,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就不多,远远不如英法,因而也不具备资本高贸易壁垒和原材料垄断,更别提这些少量的殖民地早已在战争中被敌军所占领。但是依据威尔逊演说的第3条,要求“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的条件”,这其实让德国的收获远远超出了它的损失。
不仅仅是贸易原则,在威尔逊的演说中,民族自决原则对英、法的冲击更大。作为老牌殖民大国,英、法和奥匈、沙俄等国将遭受大量少数族裔独立的冲击,届时在德国东边的广阔区域将会出现一大批新兴小国,德国必然能够凭借自身的地理位置条件和经济实力施加影响,重新确立在欧洲的大国地位。所以,当威尔逊抛出“十四条原则”以后,不仅德国人觉得不可思议,就连英、法两国同样认为这不过是美国高潮的宣传手段和道德表演。
对于英法来说,打赢战争才是最为紧要的事务,因此为了维护协约国阵营统一战线,它们充分利用了威尔逊的和平演说,将其作为瓦解德军士气的舆论武器。不过在威尔逊自己看来,这些原则显然并非宣传站的子弹,而是建设战后新秩序的砖瓦。他期盼建立一个由美国主导的,秉承平等、和平原则的新的国际体系。人们并不清楚,威尔逊抛出这些主张的根本动机是什么,究竟是为了将美式理想主义传播到全世界,还是为了搅乱欧洲以为自己牟利。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因为德国人最终接受了它。
1918年8月8日,英国远征军在西线战场发起了亚眠攻势,德军遭受重创。此战之后,德军士气一落千丈、众多盟友相继宣布投降,于是德国匆忙向英、法、美展开联络,表达了停战意向。德国的停战要求是有条件的,即必须建立在威尔逊“十四条和平原则”的基础之上。如此以来,协约国方面,尤其是法国人显得无比尴尬和不满。4年的战争中,德军一直在法国境内肆虐,而当英法等国部队终于开始要进行反击的时候,德国居然要求有条件投降。更重要的是,德国人的这些要求都是协约国自己曾提出的,德国只不过是表达了赞同而已。
战争后期,德国发动了一次不流血的政变赶走了威廉二世皇帝,德意志第二帝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宪政民主的魏玛共和国,学起了多党制的美国宪政体制。威尔逊演说原则中的第4条认为各国均需裁撤军备,这对于战场上频频失利的德国来说,自然是双手赞成。除了美国和德国之外,众多一战中冲奥匈、奥斯曼、沙俄治下分离出来的新兴民族国家,以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民族和远在东方的中国,许多知识分子都对威尔逊精神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家对巴黎和会的期盼远远超出此前各类大国会议,英法等国在道德层面被束缚住了。
然而要想让战胜国英、法在取得一系列艰苦战斗的胜利之后,反而要抛弃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利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兼顾理想原则和现实利害,战胜国们只能在搭建道德主义架构的同时,暗地继续维系现实利益。巴黎和会的本质就是在英法的主导下,一边安抚意大利、日本等国,另一方面又对苏俄、美国和德国极尽防范之能事。这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作为战后凡尔赛体系下的秩序核心,国际联盟一度将德国和苏联排斥在外,美国更是自己国会否决了协议。
面对强大的全球舆论浪潮,凡尔赛体系势必需要披上道德的外衣,以彰显战胜国的优越性,“十四点原则”不可避免的被拿来使用。然而英、法领导人虽然口头赞同民族自决主张,却对德意志的民族自决处处限制,以至于欧洲其他民族都纷纷组合到了一起建立众多新兴国家,德意志人却被分割各国疆域之中,其中最为直白的就是对德国和奥地利合并的限制。奥地利本是德意志邦国中的一员,曾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老大的位置,但却因普奥战争失败普鲁士被排挤出去。一战结束以后,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德意志国家奥地利理应被并入德国,但英法要求德奥合并必须获得国联全部成员国的一致同意,但法国毫无疑问会投反对票,实际上就堵死了两国合并的通道。
至于威尔逊提出的不割地、不赔款原则更像是水中月、镜中花,迎接德国的是严厉的各地、赔款、军备发展限制等。这些其实符合传统大国外交的规律,如果战争获得了胜利完全不对战败国进行惩戒,显然是有悖人类活动基本法则的。不过在全球都对威尔逊精神充满期待,对战后新秩序寄予丰厚想象时,凡尔赛体系就会让人觉得英、法理亏,对德国的同情之感也就越来越深了。
事实上,伴随着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提出,以及英法在巴黎和会上的表里不一,一方面战后德国的东边诞生了一系列弱小的新兴独立国家,另一方面也让德国获得了英法美内部理想主义者的同情,为国家的崛起开创了有利条件。如果德国能够洞悉这一点,并且加以利用,就能促使德国将巴黎和会上短期的损失变成长期收益,更何况一战并未对德国原本的工业能力、教育体系等伤筋动骨,完全可以凭借外部有利环境快速恢复元气。然而战略体系、地缘眼光恰恰是德国一直以来所缺失的,即便会时不时出现一两位出类拔萃的、诸如俾斯麦和老毛奇这样的战略天才,却还是不足以让这个国家站在宏观长远的视角找到一条致胜之路。
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上下都存在遭受“欺骗”的感觉。由于一战后期德国在战场上的形势并未糜烂到不得不投降的地步,并且协约国也接受了按照“十四点原则”有条件的停战,却最终还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割地、赔款、军备限制等处罚,德国人存在很强烈的复仇情绪。作为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不可避免的成为德国想要推翻的直接目标。后来等希特勒派兵进驻莱茵区、完成德奥合并、对捷克苏台德地区提出领土,无一不是在冲击凡尔赛体系架构,而英法等国却因理亏、厌战和对德同情,并未做出有力回应,只是期盼德国获得一定利益之后能及时收手。
英法对德国的绥靖政策造成直接影响并不是希特勒的心满意足,而是让其看到了这两个老牌国家的软弱和怯懦,进一步刺激了德国扩张的欲望,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综上所述,一战后期威尔逊在演说中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的倡议,赢得了全球舆论的赞扬,德国在战场落入下风之后匆忙宣布接受以“十四点原则”为前提的停战。然而英法等战胜国披着道德优越的外衣,却在现实利益的诱惑下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处,让德国人感到遭受欺骗,而欧美社会则普遍弥漫着对德国的同情。德国在这要的环境之下,凭借本就雄厚的经济和教育实力重新发展起来,并在德国狭隘政治和欧美绥靖政策的共同刺激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