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当前位置:主页 > 日本历史 >
2017年12月26日
武士团的叛变与源、平两氏的崛起
2017年12月26日
平安时代农民的斗争与武士阶层的形成
2017年12月26日
藤原氏的摄关政治
2017年12月26日
寄进型庄园中本家、领家与根本领主的
2017年12月26日
平安时代庄园制经济的发展
2017年12月26日
田堵制出现的起因和演变过程
2017年12月26日
田堵制的出现与平安时代地租形式的演
2017年12月26日
平安时代嵯峨等朝的改革
2017年12月20日
迁都平安与桓武朝的改革
2017年12月18日
奈良时代的天平文化
2017年12月18日
飞鸟时代的白凤文化
2017年12月18日
遣唐使与日唐文化交流
2017年12月18日
奈良时代朝廷内部的权势之争
2017年12月12日
奈良时代庄园制产生
2017年12月12日
平城京的建造与边境的开拓
2017年12月10日
《大宝律令》的主要内容
2017年12月10日
《大宝律令》的制定与封建制的确立
2017年12月10日
天武朝的政治革新与“壬申之乱”
2017年12月09日

藤原氏摄关家 的腐朽统治遭到人民强烈的反抗,同时也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对立。170余年以来第一次不以藤原氏为外戚的后三条天皇(公元...
公元10世纪30年代日本几乎同时发生了两大叛乱事件平将门之乱与藤原纯友之乱。前者发生在承平5年(公元935年),后者发生于天庆2年(公元9...
农民的斗争 从9世纪后半期起,农民纷纷组织起来,以直接向朝廷控诉(直诉)的形式同国司进行斗争,上述公元988年尾张国八个郡郡司、农民...
摄关政治的出现 在公地公民制破坏的同时,天皇政治(律令政治)也危机四伏,其标志之一就是藤原氏摄关政治的出现。早在奈良末期僧侣政...
所谓的寄进型庄园,是十世纪开始、尤其是十一、十二世纪开始激增出现的庄园的一种,其成立方式主要是由在地领主形式上将所领土地寄...
庄园不输不入化 庄园除了以神田、寺田等不输租田为基础形成的外,原则上都是输租庄园,即庄园主必须从征收庄民的年贡中拿出一部分作...
如何评价田堵制 日本平安时代,随着班田制的崩溃,朝廷的赋税流失严重。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朝廷采用了新的赋税制度,并由此确立了新...
田堵制的出现 由于班田制的崩溃,国家为保证财源,便不得不采用新的租赋征课方式,田堵制(负名制)于是出现。田堵制就是让较殷实的农...
图嵯峨天皇 桓武朝改革 以后诸代天皇也进行了改革。嵯峨天皇(公元809年公元822年在位)为加强天皇权力,提高工作效率,对政府机构进行了...
公元8世纪中期后,由于土地私有化和阶级分化的发展,班田农民大量离开土地逃亡以及庄园的产生,公地公民制和班田制日益动摇。公地公...
从狭义来说,天平文化是圣武天皇统治的天平时期(公元724年公元748年)的文化;从广义来说,天平文化是前代白凤文化与平安初期弘仁文化之...
随着律令制的建立和中日文化的交流,出现了灿烂的白风、天平文化。白凤文化指大化改新(公元645年)至迁都奈良(公元710年)时期的文化,仍...
一、遣唐使的派遣 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自舒明天皇2年(公元630年)至宽乎6年...
随着班田制的动摇,权贵之间的矛盾斗争相当激烈。藤原不比等死后,在朝廷握有实权的是高市皇子之子左大臣长屋王。藤原氏想立不比等...
奈良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增加税收,奖励开垦,养老6年(公元722年)计划在东北地方开垦100万町步。次年(公元723年)颁布三世一身法,规定凡新...
元明天皇(公元707年公元715年在位)即位后,在大和北部的奈良仿唐都长安营造平城京。和铜3年(公元710年),从藤原京(遗址在奈良桓原市高殿...
1.土地制度和赋税制 法令详尽地规定了班田法的具体内容。政府每6年重新制定户籍,班给6岁以上的男女口分田。班田原则是,男子为2段,...
文武天皇4年(700),命刑部亲王、藤原不比等、粟田真人、下毛野古麻吕等19人撰定律令。奉命编撰律令的19人中又有659年随遣唐使入唐的伊吱...
一、新旧势力的再次交锋 在大化改新过程中,革新派与守旧势力进行了长期的尖锐复杂的斗争。 公元645年9月,古人大兄皇子谋反。古人大...
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 《改新之诏》载:罢昔在天皇等所立于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