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9日
当前位置:主页 > 日本历史 >
2017年12月09日
大化革新派与苏我氏守旧势力的斗争
2017年12月09日
大化改新的社会政治背景
2017年12月08日
飞鸟文化
2017年12月08日
圣德太子的改革
2017年12月08日
圣德太子改革前的大和国内外形势
2017年12月07日
大陆文化在古坟后期大量传入
2017年12月07日
氏姓制确立大和国的统治体系
2017年12月07日
大和国部民制的确立
2017年12月07日
大和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2017年12月07日
倭五王时代与中国的通好
2017年12月07日
大和国的扩张与侵略朝鲜
2017年12月07日
古坟的出现及其变迁
2017年12月07日
邪马台国卑弥呼女王受封亲魏倭王
2017年12月07日
卑弥呼女王的邪马台国
2017年12月07日
倭国和邪马台国与汉朝交往
2017年12月06日
从原始公社走向父系氏族的弥生社会
2017年12月06日
水稻种植在弥生时代的发展
2017年12月06日
弥生时期铁器与青铜器先后出现
2017年12月06日

大化改新后的社会性质,中日史学界主张不一。日本学者大都认为改新后的律令社会是奴隶社会的继续。具有代表性的论据是,大化改新后...
正当日本社会危机严重的时期,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的留学生陆续回国。推古天皇31年(公元623年)留学生惠日等上奏天皇,留于唐国学者,皆学...
圣德太子的改革 ,没有挽救社会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日渐激化。7世纪前半叶,土地兼并盛行,租佃制广泛兴起。《日本书纪》大化元年9月...
所谓飞鸟文化就是指自6世纪中叶佛教传入至大化改新(公元645年)的100年间的文化。也就是指古坟时代与白风文化之间,以7世纪前半期圣德太...
公元587年(用明天皇2年),用明天皇(公元585年公元587年在位)死后,以皇位继承问题为契机,苏我稻目之子苏我马子和物部尾舆之子物部守屋进...
自5世纪后半叶起,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衰退。475年,高句丽南下攻陷百济首都汉城。百济迁都熊津,力求在南部扩大疆界;弥补在北面失...
科学技术的传入 冶炼术 日本阶级社会成立时,一般社会分工不发达,金属品生产落后。因此,青铜器如铜镜、铜择、铜锌、铜剑、货泉等都...
在 部民制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统治体制是氏姓制。氏是由有力族长的直系、旁系血缘家族和非血缘家族组成的社会集团,冠有居住地名(如...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是部民制。部民制产生于4世纪统一国家的征伐战争过程中。部民是皇室和贵族的私有民集团,...
铁器的广泛使用 随着国家的统一和不断输入大陆先进生产技术,大和国的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从古坟中出土的铁制农具唐锄、马锄、U形锄...
公元413年,即 大和国 在朝鲜战败后的第六年主动和中国建交,一直到公元502年,曾先后13次向东晋、宋、梁各朝遣使朝贡,请求册封。自泰...
日本史籍《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关于日本国土统一的记载,均屑传说性质,并非历史事实。神武天皇东征的故事是后世皇室方面编造出...
在九州北部出现 邪马台国 的时期,本州中部也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化。公元3世纪末,以大和(今奈良)为中心的畿内地区,兴起了一个大国。...
公元184年至220年,是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阀混战到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的一段时间,随后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
成立年代与地理位置 弥生时代中后期,约当公元1、2世纪(后汉中期)之际,日本出现了一个称为邪马台的大女王国。由于当时日本尚无文字和...
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战国时代的古地理书《山海经?海内北经》说:盖国在矩燕南、倭北、倭属燕。(注44)说明那时中国人还只知道日本的地...
由于水稻生产迅速发展,男子在获取生活资料的劳动中越显重要,妇女则退居次要地位。随着分工的发展,男子逐渐拥有更多的财产。于是...
自从水稻传入日本以后,很快普及到全日本。绳纹时代中期,村落开始向平地转移,这与种植水稻有关。 弥生时代水稻栽培 逐渐成为农耕社...
弥生时代中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隆盛时期。随着中日、朝日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朝鲜的铁、铜、陶器及 其制造技...
公元前3世纪,日本进入了弥生时代。弥生文化是由发现弥生式陶器的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而得名。。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