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战国时期 > 赵武灵王晚年为何会遭遇沙丘宫变?
2020-03-13

赵武灵王晚年为何会遭遇沙丘宫变?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大变革时期,在此期间列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改革,先后掀起两次变法浪潮。前者以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为代表,而后者则以秦国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为主要内容。在这些波澜壮阔的变法历程当中,既有李悝、商鞅这样的成功案例,同时也有吴起这样中道崩阻的惨剧,这些事例无不昭示着任何变革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来支持和推行的真理。
      与其他诸侯国的变法改革相比,赵国改革具有很浓郁的特殊性。首先,改革的发起者是赵国国君,即赵武灵王;其次,赵武灵王改革主要是从军事层面展开的,即胡服骑射。另外作为改革的领导者,赵武灵王行事风格的强势既确保了改革的顺利施展、促进了赵国强大,同时也因其个人决策的失误导致了人死政息的下场,其改革的许多政策最后均被反对派废止了。那么,赵国改革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赵武灵王的行事风格导致了改革的不彻底,甚至他自己最终都被活活饿死在沙丘行宫之中?这就需要分析赵武灵王的行事风格对当时赵国政治格局的影响了。
      但凡变法改革,势必会触碰到既得利益群体,从而招致强烈的反对。比如楚国吴起变法时期,吴起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刻意打压世族执政势力(以昭、屈、景三大家族为主干),改革措施也往往过于凌厉、直刺要害。故而在楚悼王死后,这些既得利益集团立马撕破脸皮,其中十几家贵族直接在楚王灵堂上发动兵变,将吴起当场射死。由于射杀吴起的过程中殃及楚悼王的尸身,这些参与直接叛乱的贵族也随后被灭族,楚国的变法新政策同样被废除大半,可谓两败俱伤。不过,赵武灵王改革时,由于君王自身的强悍作风,反对派就显得迂回聪慧的多。
      乍一听胡服骑射的朋友,往往会将其与罗马共和国末期的马略军改、又或者吴起入楚前在魏国组建魏武卒制度来相提并论,从而产生一种纯粹军事改革的错觉。事实上,赵武灵王的真正意图是为了削减卿臣下领主的势力,亦可称作为削藩。因为赵国当时最大的既得利益阶层就是军事贵族,赵武灵王希望通过军事改革的方式在强化赵军战斗实力的同时完成对军事贵族手中权力和资源的收拢。要知道,当时赵国的军事贵族甚至到了阻挠赵国中央收取自家领地税赋的地步了。直至赵国胡服骑射改革,这些问题才终于得到了基本的解决。
      然而,胡服骑射改革的成功更多是依赖于赵国君主自身的强势作风和高明政治手段,他能够凭借个人权威就把朝堂上的各个集团压制住。比如赵武灵王赵雍有一个叔叔公子成,就非常反对赵国的改革措施,但慑于其的宏图气魄而最终屈服,甚至转而支持改革。就这样,整个赵国朝野都弥漫着一种“大事赖独断而不赖众谋”的政治风气,许多政策都缺乏制度层面的后劲。虽然经过了几年的改革之后,赵国的综合国力开始得到强化,以至于就连强秦都对它颇为犯怵,可终究出现了新的变故。
      原来,赵武灵王曾在梦中见到以为美女,后来应梦寻得以为名为吴娃的女子,两人钟爱有加。后来吴娃诞下一子,名为赵何,自己却在数年之后病逝。正所谓爱屋及乌,赵武灵王想起吴娃希望自己儿子继承王位的话语,于是动了废长立幼的念头,罢黜了并无过错的太子章而传位给小儿子赵何。不仅如此,为了确保赵何日后顺利即位,赵武灵王决定自号主父,转而派曾经辅佐自己坐稳王位的国相肥义教导扶助赵何,并将王位提前传给他,是为赵惠文王。
      姑且不论赵武灵王此举的最初意图,究竟是有长远打算还是一时昏聩,总之这种独断专行的做事风格最终导致了赵国宗室内部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痕。要知道,原太子赵章在被废黜之时已经三十多岁了,早已形成一套稳固的势力圈子,其本人亦颇有其父风范,深得人心。因此赵武灵王在派遣得力朝臣肥义辅政的同时,依然亲自操持军队的指挥权,以防不测。这种有意识设置出来的缓冲期虽然不合乎常理,却也基本合乎逻辑,是有利于王位顺利传递的。可是,随着赵武灵王日渐老矣,其人性中多情善感的弱点愈发明显。这种人之常情对于普通人而言没什么,对于手握国家权柄的君王来说却往往是致命的。
       赵惠文王三年,废太子赵章与父亲和弟弟的关系愈发疏远,但在大势已定的局面之下并没有过多折腾的举措。这就导致儿女情长日渐浓郁的赵武灵王感觉亏欠了他,于是趁着赵国攻灭中山国的由头(赵章也随行参战了),为他记了一功,封为安阳君、领代为封地。如此一来,曾经归附赵章的朝堂人脉也就被重新激活了,政治势力迅速膨胀。后来某次赵国大会,赵武灵王眼见年近四十的赵章冲着王座上的赵何行君臣大礼,难免不是滋味,甚至说出希望赵、代一分为二,让赵章、赵何分领的想法,导致朝堂一片哗然。对此,丞相肥义据理力争,反复劝说之下终于促使赵武灵王收回成命,然而这也促使赵章重新燃起了对王位的野望。
      按理说,权力争斗从来就是一个零和游戏,赵武灵王既然已经废长立幼,并自行退位成为主父了,就应当一方面不动声色的削弱废太子势力,另一方面给予个人待遇上的优待。如此才能逐渐湮灭赵章觊觎王位的想法,确保赵国政坛的安宁。然而他却出于个人情感(另一说认为是赵武灵王晚年对权力渴望,所以启用权力制衡之术,不过当时赵国文武朝臣大多听命于主父,故而不太合理)不仅对赵章给予待遇的改善,还给了大量的政治资源(封地、声望),让他有了争下去的条件。于是,在赵章身边人士和赵国改革的反对派的挑唆之下,赵章发动了兵变。
      对于聚拢在赵章身边的势力而言,起兵谋反才能获得从龙之臣的待遇;对于改革的反对派来说,赵国一旦陷于混乱才能方便他们火中取栗,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恰是赵武灵王同父异母的兄弟赵成及其谋士李兑。在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时,赵成的确能够以身作则的穿着胡人装束支持赵武灵王,但对于削藩却打心底的抵制。最终赵章前脚反叛,早有防备的赵成、李兑后脚就起兵勤王,并顺势与尚且年幼的赵惠文王合流(赵章起兵后,诛杀了肥义),并将赵章、赵武灵王围困沙丘行宫。后来赵章被杀,赵成、李兑等人因惧怕赵武灵王怪罪继续封锁行宫长达三个月之久,活活将其饿死宫中。后来赵武灵王关于军事方面的改革被保留了下来,但关于削藩的多数政策却被废除了,赵国改革由此夭折。
      由此看来,相较于楚国变法时期的守旧贵族,赵国守旧势力的反对方式要高明得多。然而,如若赵武灵王没有那么独断专行,在晚年不屡屡出台昏聩的举措,赵国未必不能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所以说大事赖独断而不赖众谋、君主作风过于强势,其所带来的弊端是非常大的。就拿秦国商鞅变法和英国代议制的形成来说,一场成功、彻底的改革,必须从制度层面确保后劲十足,不能被领袖个人的错误决策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