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战国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为何始终没能称霸中原?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王室经历了国人暴动和犬戎侵犯后,东迁都城,早就没有了周武王时期的威望。春秋时期郑庄公率先发难并称霸中原,此后历史便成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舞台。然而在这当中,燕国却因其羸弱,长期在舞台的边缘徘徊。那么自西周分封天下起就已经存在的燕国,为何一直持续到了战国末年,但存在感却如此之低呢?
耕地匮乏,边患掣肘
周朝分封天下,姬姓同宗大多分封在中原腹地一带的肥沃土地之上,然而燕国虽也是姬姓诸侯国,但周室处于稳定边疆的考虑却将其分封在了殷商遗民所建的箕子朝鲜附近,也其最初的封地在燕山脚下,因此得国名为“燕”。燕国虽然在春秋初期相继消灭了蓟国、孤竹、令支、无终等,但适合农耕的肥沃土地并不多,因此也难以供养足够的耕战将士。
燕国以北便是东胡,东胡在匈奴完全崛起之前是中原以北的霸主,但其主要聚居地区在东北,正于燕国相邻。在春秋战国前期的漫长岁月里,诸如秦楚齐燕等地处中原边缘的国家都因面临类似的外患掣肘,而对争霸力有不逮。然而齐楚两国在西周时期就已经着手同化当地土著,到了春秋中期,不论是齐国的东夷还是楚国的百濮部族均已被融入诸夏体系了。然而燕国却并不具备齐楚的先天条件。
交通不便,强邻遏制
虽然中原地区的郑国、晋国,乃至于三家分晋之后的魏国先后崛起,称霸天下。但却因位于四战之地而频繁争斗,民力耗损严重。晋国曾为中原大国,扼守秦楚百余年,但一分为三之后的赵国继承了晋的地缘优势,魏则继承了耕战基础。战国发展到后期,已经显露出赵国强于魏国的事态,这是因为常年征战造成人口外流和人才外流。秦国招贤纳士、齐国稷下学宫皆收拢了大量魏人。
纵观整个春秋战国,因战乱四处流动的中原难民并不少。然而燕国因先被晋齐阻隔、后被赵齐扼守,未能在这一轮力量洗牌中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因为邻国实力的变化而频频被攻城略地。
骑兵登场,战车过时
战车曾为殷商时期,地处西岐的周部落的作战利器。周是夏的遗民后裔,不知是因为祖上传承还是由于对鬼方、羌人等部落作战的需要,总之发展处一套成熟的战车体系。武王伐纣之时,周军的战车在商军的眼中,很可能和一战中德军初见英军坦克时一样。那是的战车还是先进战力的代表,春秋时期一个国家的国力甚至都可以用战车数量来做评判,千乘之国便已经属于强国序列了。
随着争霸战争愈演愈烈,战场之上的战法也开始推陈出新,骑兵成为战国后期的主力。不同于齐楚两个对东夷和百濮的迅速同化,秦国与晋国乃至于后期的赵国,长期同草原游牧部族进行交战和联姻,一方面塑造了两地民风的彪悍,另一方面则在征伐之中攫取了大量牧场和优质马匹,为骑兵部队的组建和训练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相比之下,燕国的主要对手犬戎,作为东胡的一支,实际上更贴近的称呼并不是游牧部族,而是渔猎部族。由于东北多为山区的先天条件,渔猎才是这里最主要的生活方式,这也就导致燕国无法通过与东胡族群的交流获得战备的增长了。
姬姓宗族,守旧不前
春秋时期,燕国虽说是偏安幽燕辽东一隅,但还算扩大了疆土。但到了战国时期,大争之世时的燕国却依然坚守周礼。作为姬姓宗族的诸侯国,燕国和鲁国一样,对周礼的坚守和崇拜已经深入骨髓,并依照周礼的规则来治理国家。可是周礼早已不再适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了,当时的中原社会组织结构出现了极大的变动。随着铁器、耕牛等技术的刺激,经济发展引发人口爆炸,地少人多的情形又造成了大量失势贵族群体的出现,这些失势贵族和因为竹简普及而学习知识的平民一道,组成了一个新兴阶层“士”。士人阶层出现之后,为了施展自身才学报复,势必会在各国朝堂同既得利益的贵族势力争斗,但在燕国却很难立足。
自西周末年礼崩乐坏之后,不仅诸侯国君不再将周天子放在眼中,甚至出现了卿大夫瓜分晋国、取代齐国的事迹。这就导致各国君主为了遏制卿大夫所属的贵族封臣,转而与没有根据,只能成为君主麾下官僚的“士”结盟。因此引发的变法图强,在各国层出不穷。保守势力巨大的燕国因此日益被列国甩到身后。燕昭王如此雄才大略,却也引得秦国思虑许久才决定扶持其,助燕伐齐。可见战国时期,燕国在列国眼中是何等的羸弱。
综上所述,燕国是在同春秋时期的秦晋楚齐,战国时期的秦赵齐楚对比之下,方才显露颓势的。其自身实力还是要强于郑、韩、鲁、宋等国,足以位列战国七雄之列。只是因为地缘区位、国内社会力量等多方面原因,或客观或主观的错失了发展良机,因此才被强国抛之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