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司马氏吸取曹魏败亡,大肆分封宗亲为藩王的西晋,东晋司马氏从一开始就面临南迁士族和江南本土士族的掣肘。整个东晋一朝,皇权威仪始终未能竖立起来,并不断上演门阀子弟把持朝政的权臣戏码。
篡权称帝,创立一个新的政权是与禅让捆绑在一起的。夏朝之前的华夏部落联盟内部,天下共主曾数次出现禅让的行为,虽然按照部分古籍的记载,期间亦存在大量血腥的争权搏斗,但接受禅让者无一不是在执掌天下多年之后才继承大位的。不论是帝舜还是夏禹,均是在对华夏做出杰出贡献,赢得一定声望的前提下接受了上一任的禅让指派的。
时机成熟,自然可以顺利篡权,时机未到,操之过急比遭天谴。在桓玄之前,汉朝的跋扈将军梁翼、太师董卓和魏武曹操虽然位高权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天下之权柄,却依然不敢妄自称帝。因为这些权臣们明白,天下只要拥护前朝者众多,那么自己所创立的新朝所面临的阻力就会越大。甚至会发生新朝一个不起眼的有损国家的政策,就会引发天下对前朝的追思,并最终推翻自己。
父亲桓温曾率部北伐中原,其身份促使荆襄集团天然亲近于他,却也是的朝廷始终在提防着。继承父亲南郡公爵的桓玄在朝廷有意无意打压之下,仕途并不平坦。于是改走戎马,起兵闹事后逐渐吞并四野,成为东晋实力最强的军阀。并获得朝廷拉拢于他而赐予的荆、江两州刺史头衔,都督七州诸军事。
北府军中其余高层均遭到桓玄血洗,但在孙恩之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刘牢之一系却不在其列,而刘裕正是刘牢之的部下。当时东晋东南海盗再次兴起,桓玄非常需要仰仗这部分北府军的力量。
然而,最终没能遏制自身欲望的桓玄还是篡魏称帝了。帝位只有一个,一个羸弱的司马氏傀儡意味着士族和军阀武人皆有可能称帝。而一个军阀的首领篡位,一旦坐稳江山,其余稍有实力的人下场都不会太好。西汉初年刘邦对异姓王的剪除、文景之时对刘姓王的打压让大家意识到一旦皇权获得军队的保障,那么君权至上的国度中便只能允许一位至尊。
桓玄的败亡是刘裕龙兴的起点,经历了桓玄篡变的东晋王朝,皇权威信荡然无存,军阀和士族彻底撕下伪装的面庞,开始频繁上演王朝更迭的把戏。
不同于桓玄的门阀出身,北府军背景的刘裕是永嘉之乱后南下求生的难民。没有权贵倚重的北府军将士们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才能赢得晋升,而北府军内部的团结是他们唯一不同他人的优势。
不过刘裕终究不是桓玄,在他在位期间,南朝的疆域是宋齐梁陈之中最为广阔的。当然糜烂的南朝政治终究还是陷入了权臣谋位的恶性循环之中。刘宋最终被老家在兰陵的萧齐所取代,而此后的南梁同样源自兰陵。桓玄虽然篡位失败了,但是以兰陵为大本营的荆襄军阀却还是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