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西汉历史 > 史记·梁孝王世家
2017-09-07

史记·梁孝王世家

梁孝王世家
  梁孝王刘武,是孝文皇帝的儿子,与孝景帝同母所生,母亲就是窦太后。
  孝文帝共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就是太子,继位为孝景帝;二儿子刘武;三儿子刘参;四儿子刘胜。
  孝文帝继位后二年,封刘武为代王,封刘参为太原王,封刘胜为梁王。
  两年后,迁封代王刘武为淮阳王。
  把代地全部封给太原王刘参,改封号为代王。
  刘参封王十七年,于孝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去世,谥为孝王。
  儿子刘登继承王位,这就是代共王。
  代共王继位二十九年,于武帝元年二年(前133)去世。
  儿子刘义继承王位,名号叫代王。
  代王继位十九年,汉朝扩充关塞,因受常山阻隔,便迁封代王为清河王。
  刘义迁封清河王是在武帝元鼎三年(前114)。
  当初,刘武受封淮阳王十年,梁王刘胜去世,谥为梁怀王。
  梁怀王是孝文帝最小的儿子,受孝文帝的宠爱超过其他儿子。
  梁怀王去世第二年,迁封淮阳王刘武为梁王。
  梁王刘武开始受封为梁王,是在孝文帝的第十二年。
  梁王从初封为代王到这时已共经历十一年了。
  史记梁王十四年,入京朝见皇上。
  十七年,十八年,接连进京朝见皇上,留在京城,到第二年,才回到封国。
  二十一年,入京朝见。
  二十二年,孝文帝驾崩。
  二十四年,入京朝见。
  二十五年,又入京朝见。
  这时皇上尚未确定太子。
  皇上与梁王一道宴饮时,曾经顺口随意地说:“在我去世后皇位传给梁王。”梁王推辞。
  梁王虽然知道皇上不是顶真的话,然而内心暗喜。
  太后听了也一样高兴。
  那年春天,吴、楚、齐、赵等七国叛乱,吴、楚叛军首先攻击梁国的棘壁,杀害了几万人。
  梁孝王守卫雎阳城,而派韩安国、张羽等人为大将,以抵御吴楚叛军。
  吴楚叛军以梁国为界限,不敢越过梁国再向西前进,与太尉周亚夫等人对阵三个月。
  吴楚叛乱平息,被梁国斩杀俘虏的吴楚军队,与被朝廷军队所斩杀俘虏的吴楚军队在数量上几乎相等。
  第二年,朝廷确定太子。
  这以后梁国与朝廷最为亲近,又有战功,还是大国,占有天下最肥沃富饶的地区。
  地域北面以泰山为界,西面到达高阳,有四十多座城池,而多数都是大县。
  梁孝王是窦太后所生的小儿子,窦太后宠爱他,赏赐给他的财物无法计算。
  于是孝王建起东苑,方圆三百多里。
  扩大睢阳城七十里,大肆修建宫室,架起空中通道,从宫殿连接到平台长达三十多里。
  获得天子赐予的旌旗,外出时跟随千军万马。
  四处驱驰狩猎,排场与天子相类。
  出入都要封锁道路,严加警戒。
  招收延揽四方豪杰,从崤山以东的游说之士没有不来到的,像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类。
  公孙诡多出邪谋歪计,刚见梁孝王时,孝王赐给他千金,官至中尉,梁国称他为公孙将军。
  梁国大量制造兵器弓箭戈矛等多达数十万,府库中储积的金钱将近一百万万,珠宝玉器比京师朝廷还要多。
  梁孝王二十九年十一月,孝王到京城朝见皇上。
  景帝派遣使者持符节驾着驷马高车,到关前迎接梁王。
  在朝见皇上后,梁王上奏章请求,因而被留在京城。
  因为窦太后宠爱他的缘故,梁王进宫就陪侍景帝同乘辇车,出宫就与景帝同车游猎,在上林苑中射猎禽兽。
  梁国的侍中、郎官、谒者都只要登记名字就可以进入宫廷,与朝廷的宦官没有不同。
  十一月,皇上废掉栗太子,窦太后想以梁孝王为皇位继承人。
  大臣和袁盎等人劝阻景帝,窦太后的意图受到阻碍,也就不再提起以梁孝王为皇位继承人的事了。
  因为事情隐秘,世人都不知道。
  梁孝王于是告辞皇上回到封国。
  那年夏天四月,皇上立胶东王为太子。
  梁孝王怨恨袁盎和参与议嗣的大臣,于是与羊胜、公孙诡之类派人暗杀了袁盎及其他参与议嗣的大臣十多人。
  朝廷缉捕杀人的凶手,没有抓获,于是天子怀疑梁王,后来抓到凶手,果然是梁王指使他们干的。
  于是朝廷派遣使者,官员们在路上络绎不绝,到梁国查办,逮捕公孙诡、羊胜。
  公孙诡、羊胜藏在梁王后宫。
  朝廷使者督责梁相甚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梁王,梁王才令羊胜、公孙诡自杀,把他们交出来。
  皇上因此怨怒梁王。
  梁王害怕,便派韩安国通过长公主向太后谢罪,才得到宽恕。
  皇上的怒气逐渐消解,梁王便上书请求朝见。
  已经到达关前,茅兰劝说梁王,让梁王乘坐罪人所乘的布车,只教两个骑兵随从入关,躲藏在长公主的园囿中。
  朝廷派遣使者迎接梁王,只见梁王已经入关,车骑全都在关外,而不知梁王在什么地方。
  窦太后哭着说“:皇上谋杀了我的儿子!”景帝忧虑害怕。
  这时梁王来到宫门前伏卧在斧钺上认罪,然后太后、景帝大为高兴,互相哭泣,又像从前一样。
  景帝诏令梁王的随从官员全部入关。
  然而景帝更加疏远梁王,不与他同车共辇了。
  梁孝王三十五年冬天,再次进京朝见。
  梁孝王上奏章想留在京城,皇上不允许。
  回到梁国,心情闷闷不乐。
  到北面良山狩猎,有人献上一条牛,脚从背上长出来,梁孝王厌恶它。
  六月间,得了热病,六天后就去世了,谥号叫孝王。
  梁孝王仁慈而孝顺,每当听到太后生病时,口不能进食,住不能安睡,总想留在长安侍奉太后。
  太后也疼爱他。
  到听说梁王去世时,窦太后哀痛欲绝,不能进食,说:“皇上到底杀死了我儿子!”景帝悲伤害怕,不知怎么办。
  与长公主商量这件事,于是将梁国一分为五,全部封立孝王的五个儿子为王,五个女儿都享有汤沐邑。
  于是把这些措施报告太后,太后才高兴,特地为皇帝加了一次餐。
  梁孝王的大儿子刘买封为梁王,这就是共王;次子刘明封为济川王;三子彭理封为济东王;四子刘定封为山阳王;五子刘不识封为济阴王。
  梁孝王没去世时,财产要用亿万来计算,无法算清。
  到他去世后,府库里还剩有黄金四十多万斤,其他财物也与此相等。
  梁共王三年,景帝驾崩。
  共王封立七年后去世,儿子刘襄继位,这就是梁平王。
  梁平王刘襄十四年,他的母亲叫陈太后。
  梁共王的母亲叫李太后。
  李太后是梁平王的亲祖母。
  平王的皇后姓任,叫任王后。
  任王后很得平王刘襄的宠爱。
  当初,梁孝王在世时,有一个飠樽,价值千金。
  梁孝王告诫后人,要妥善地保管飠樽,不要用它送人。
  任王后听说这事后想得到飠樽。
  平王的祖母李太后说“:先王有遗命,不要用飠樽送人。
  其他的财物哪怕价值亿万,都可自由处置。”任王后非常想得到飠樽。
  平王刘襄径直派人打开仓库拿出飠樽,赐给任王后。
  李太后大怒,朝廷使者来时,她想去亲自诉说,平王刘襄和任王后拦住她,把门关上,李太后与他们争夺门户,夹着了手指,于是没能见到朝廷使者。
  李太后也私下与食官长和郎中尹霸等人私通淫乱,而平王与任王后抓住这个把柄派人暗示李太后,阻止她对飠樽的干涉。
  李太后私下有淫乱的行为,也只好作罢。
  后来李太后因病去世。
  在李太后生病时,任王后不曾去探问病情;去世后,任王后又不居丧守孝。
  汉武帝元朔年间,睢阳有个叫类犴反的人,有人侮辱了他的父亲,那人与淮阳太守的客人外出同坐一辆车子。
  太守的客人下车走了,类犴反在车上杀死了他的仇人然后走了。
  淮阳太守发怒,以此责备梁国二千石俸禄的执事官员,二千石以下的官员缉拿类犴反很紧迫,抓住了类犴反的亲戚。
  类犴反知道梁国宫中的阴私,于是向朝廷报告紧急的事变,全部告发梁平王与他的祖母争夺飠樽的情况。
  当时朝廷中丞相以下的官吏都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想借此打击梁国的高史记级官吏,就把报告上报天子,天子把这件事交给官吏审问,果然有这回事。
  公卿大臣请求皇上废梁王刘襄为平民。
  天子说“:李太后有淫乱的行为,而梁王刘襄没有好的太师太傅教导,所以做出不义的事来。”于是削除梁国八座城邑的封地,砍下任王后的脑袋挂在大街上示众。
  梁国还剩有十座城邑。
  刘襄继位三十九年去世,谥为平王。
  儿子刘无伤继位为梁王。
  济川王刘明,是梁孝王的儿子,以桓邑侯的身份在孝景帝中元六年(前144)被封为济川王。
  七年后,犯了射杀他的中尉的罪行,朝廷的有关部门请求天子诛杀济川王,天子不忍心诛杀他,废刘明为平民,迁到房陵,他的封地纳入朝廷立为郡。
  济东王刘彭离,是梁孝王的儿子,在孝景帝中元六年(前144)被封为济东王。
  二十九年后,刘彭离骄横跋扈,丧失作人君的礼仪,在夜晚私自与他的奴仆和少年亡命之徒几十人从事抢劫杀人,以夺取财物为乐事。
  被他杀害的人已经发觉的就有一百多人,国都的人都知道,没有人敢在晚上走路。
  被害人的儿子上书朝廷告发。
  朝廷有关部门请求皇上诛杀济东王刘彭离,皇上不忍心,废他作平民,迁居上庸,封地纳入朝廷,设置为大河郡。
  山阳哀王刘定,是梁孝王的儿子,在孝景帝中元六年(前144)被封为山阳王。
  在位九年去世,没有儿子,封国被废除,封地纳入朝廷,设置为济阴郡。
  太史公说:梁孝王虽因是窦太后的爱子、孝景帝的亲弟的缘故,占有肥沃富饶的土地,而且躬逢汉朝国运隆盛,百姓殷富,所以能积聚他的财富宝货,扩大宫殿房屋,车骑服饰比于天子,然而也超越本分了。
  褚先生说:我在做郎官的时候,从宫殿中喜欢谈论的老郎官口中听到他们讲述梁孝王的事迹。
  我私下认为使梁孝王心怀怨恨不满、要做坏事的原因,是从朝廷中产生的。
  那时窦太后,是女主人,因为宠爱小儿子的缘故,想让梁孝王作太子。
  大臣们不及时正告梁孝王不能作太子的情由,曲意奉承不顾大局,暗中取悦太后以接受赏赐,不是忠臣所为。
  假如大臣们都像魏其侯窦婴那样直言相谏,哪有后来的祸患?孝景帝与梁孝王宴饮相见时,侍候太后喝酒,景帝说“:在我去世后把帝位传给梁王。”太后听了很高兴。
  窦婴在跟前,伏在地上说:“汉朝法制的规定,帝位传给儿子传给嫡孙,现在皇上为什么要传给弟弟,擅自破坏高祖的规定呢?”这时景帝默默不作声,太后心中不高兴。
  以前周成王跟他的幼小的弟弟站在树下,成王摘下一片桐叶给弟弟,说“:我把某地封给你。”周公听见了,上前见成王说:“天子赐封弟弟,很好。”成王说:“我只不过跟他开玩笑罢了。”周公说:“人君没有错误的举动,没有开玩笑的话,说了话就必须要做到。”于是就把某地封给小弟。
 
  从这以后周成王到老不敢有开玩笑的言语,说了就必然做到。
  《孝经》上说:“不合法规的话不说,不合道义的事不做。”这是圣人的格言。
  孝景帝不应该对梁孝王说漂亮话。
  梁孝王上有太后的看重,骄横傲慢已经年深日久,多次听景帝说漂亮话,说要在去世后把帝位传给梁孝王,而实际上景帝没有这样做。
  又诸侯朝见天子,按照汉朝的制度一共有四次朝见。
  刚到时,进宫小见;到正月一日早晨,进献放在鹿皮上的璧玉祝贺正月,按照礼仪正式朝见;过后三天,天子与诸侯王设置酒宴,赐与金钱财物;再过两天,又进宫小见,然后告辞回去。
  一共留在京城长安不超过二十天。
  所谓小见,就是天子闲暇时在皇宫禁门内召见,在宫禁中饮酒,这不是一般的士人能够进入的地方。
  梁孝王到西边京城朝见,随便留下,将近半年。
  进来时跟天子同辇,出去时跟天子同车。
  告诉他大话而实际上不给他,使他口出怨言,阴谋叛逆,这时就接着为他而忧虑,不也太离谱了吗!不是大贤之人就不懂得推让,现在汉朝的礼仪制度,朝见皇帝庆贺正月的,常常是一个国王与四个诸侯一起朝见,十多年来一次。
 
  现在梁孝王常常是连年入京朝见,留得很久。
  俗话说:“骄子不孝。”这不是坏话啊。
  所以诸侯王应当为他们安排好的太师太傅,任用能进忠言的人为相,如汲黯、韩长孺等人,敢于直言苦谏,哪里还会有祸患呢!听说梁孝王西入京城朝见,谒见窦太后,在寝宫中平常见面,与景帝都陪坐在太后面前,言语亲切和悦。
 
  太后对皇上说“:我听说殷朝的原则是亲近自己的亲人,周朝的原则是尊尚祖先的传统,其道理是一样的。
  在我百年之后,我把梁孝王托付给你。”景帝跪在席子上,挺直身子回答说:“是。”吃罢酒宴出来,皇上召来袁盎等通晓经义权术的大臣说“:太后说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大臣回答说“:太后心想立梁王为皇上的太子。”景帝询问殷、周是怎么回事,袁盎等人说“:殷朝的原则亲近亲人,意思是让弟弟继位。
 
  周朝的原则遵从祖先,意思是让儿子继位。
  殷朝的原则是崇尚质朴,质朴就是效法上天,亲近他所亲爱的人,所以让弟弟继位。
  周朝的原则是崇尚文采,文采就是效法大地,尊就是敬的意思,敬重他的本源,所以立长子继位。
  按周朝的原则,太子死了,就立嫡孙。
  按殷朝的原则,太子死了,就立太子的弟弟。”景帝说:“你们的看法如何呢?”都回答说“:现在汉朝是效法周朝,按周朝的原则不能立弟弟,应当立儿子,所以《春秋》就因此责备宋宣公。
  宋宣公去世,不立儿子而立弟弟。
  弟弟继位为国君后死去,又反过来把君位传给哥哥的儿子。
  弟弟的儿子与哥哥的儿子争夺君位,认为我当接替父亲继位,于是就刺杀了哥哥的儿子。
  因此国家内乱,祸患不断。
  所以《春秋》说:‘君子崇尚遵循正道,宋国的祸患是宣公造成的。’我们请求面见太后讲明情况。”袁盎等人入宫面见太后,说:“太后说想立梁王为太子,如果梁王去世,想谁继位?”太后说:“我再立皇上的儿子。”袁盎等人把宋宣公不立嫡长子,因而生出祸乱,祸乱延续五代不断,小处不忍心而伤害了大义的情况,陈述给太后听,太后才解悟而高兴,立即让梁孝王回到封国去。
 
  而梁孝王听到那道理是从袁盎等大臣们那里来的,便怨恨他们,派人来暗杀袁盎。
  袁盎回过头看着刺客说“:我就是袁将军,您莫非是弄错了吧?”刺客说:“杀的就是你!”刺杀袁盎,留下了剑,剑插在袁盎身上。
  细察那把剑,是新铸造的。
  审问长安城中的铸剑工匠,工匠说:“是梁国的郎官某人来铸造这把剑的。”因此了解并发觉了刺客,朝廷派使者追捕刺客。
  光是梁孝王史记想要杀害的大臣就有十多人,执法的官吏追源究本,梁孝王谋反的迹象就很明显了。
  太后不进饮食,日夜哭泣不停。
  景帝很是为此担忧,问公卿大臣,大臣们认为要派通经义权术的官吏前往处治,才可以妥善了结。
  于是派田叔、吕季主前往处置梁孝王。
  这二人都精于经义权术,识大体。
  回来,到达霸昌厩,用火全部烧掉了有关梁孝王谋反的供词,仅空着手来见景帝。
  景帝说“:怎么样?”回答说“:梁孝王不知情。
  做这件事的人,只是梁王的宠臣羊胜、公孙诡一帮人干的罢了。
  我们谨按法律诛杀了他们,梁王没有受到伤害。”景帝高兴,说:“赶快跑去报告太后。”太后听到后,立即坐起来进餐,心情平静恢复正常。
  所以说,不通经术,不知古今大礼,不可以担任三公和身旁大臣,缺乏见识的人,就如同从管中窥看天空一样。

--------------------------

    梁孝王武者,孝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
 
    孝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孝帝即位二年,以武为代王,以参为太原王,以胜为梁王。二岁,徙代王为淮阳王。以代尽与太原王,号曰代王。参立十年,孝後二年卒,谥为孝王。子登嗣立,是为代共王。立二十九年,元光二年卒。子义立,是为代王。十九年,汉广关,以常山为限,而徙代王王清河。清河王徙以元鼎年也。
 
    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谥为梁怀王。怀王最少子,爱幸异於他子。其明年,徙淮阳王武为梁王。梁王之初王梁,孝帝之十二年也。梁王自初王通历已十一年矣。
 
    梁王十四年,入朝。十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其明年,乃之国。二十一年,入朝。二十二年,孝帝崩。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其春,吴楚齐赵国反。吴楚先击梁棘壁,杀数万人。梁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吴楚。吴楚以梁为限,不敢过而西,与太尉亚夫等相距月。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分。明年,汉立太子。其後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馀城,皆多大县。
 
    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於是孝王筑东苑,方百馀里。广睢阳城十里。大治宫室,为衤复道,自宫连属於平台十馀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於天子。出言?,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公孙诡多奇邪计,初见王,赐千金,官至尉,梁号之曰公孙将军,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於京师。
 
    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於关下。既朝,上疏因留,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梁之侍、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後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於景帝,窦太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以事秘,世莫知。乃辞归国。
 
    其夏四月,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馀人。逐其贼,未得也。於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盖相望於道,覆按梁,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匿王後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於梁王。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既至关,茅兰说王,使乘布车,从两骑入,匿於长公主园。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太后泣曰:「帝杀吾子!」景帝忧恐。於是梁王伏斧质於阙下,谢罪,然後太后、景帝大喜,相泣,复如故。悉召王从官入关。然景帝益疏王,不同车辇矣。
 
    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北猎良山,有献牛,足出背上,孝王恶之。六月,病热,六日卒,谥曰孝王。
 
    孝王慈孝,每闻太后病,口不能食,居不安寝,常欲留长安侍太后。太后亦爱之。及闻梁王薨,窦太后哭极哀,不食,曰:「帝果杀吾子!」景帝哀惧,不知所为。与长公主计之,乃分梁为五国,尽立孝王男五人为王,女五人皆食汤沐邑。於是奏之太后,太后乃说,为帝加壹餐。
 
    梁孝王长子买为梁王,是为共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
 
    孝王未死时,财以巨万计,不可胜数。及死,藏府馀黄金尚四十馀万斤,他财物称是。
 
    梁共王年,景帝崩。共王立年卒,子襄立,是为平王。
 
    梁平王襄十四年,母曰陈太后。共王母曰李太后。李太后,亲平王之大母也。而平王之后姓任,曰任王后。任王后甚有宠於平王襄。初,孝王在时,有罍樽,直千金。孝王诫後世,善保罍樽,无得以与人。任王后闻而欲得罍樽。平王大母李太后曰:「先王有命,无得以罍樽与人。他物虽百巨万,犹自恣也。」任王后绝欲得之。平王襄直使人开府取罍樽,赐任王后。李太后大怒,汉使者来,欲自言,平王襄及任王后遮止,闭门,李太后与争门,措指,遂不得见汉使者。李太后亦私与食官长及郎尹霸等士通乱,而王与任王后以此使人风止李太后,李太后内有淫行,亦已。後病薨。病时,任后未尝请病;薨,又不持丧。
 
    元朔,睢阳人类犴反者,人有辱其父,而与淮阳太守客出同车。太守客出下车,类犴反杀其仇於车上而去。淮阳太守怒,以让梁二千石。二千石以下求反甚急,执反亲戚。反知国阴事,乃上变事,具告知王与大母争樽状。时丞相以下见知之,欲以伤梁长吏,其书闻天子。天子下吏验问,有之。公卿请废襄为庶人。天子曰:「李太后有淫行,而梁王襄无良师傅,故陷不义。」乃削梁八城,枭任王后首于市。梁馀尚有十城。襄立十九年卒,谥为平王。子无伤立为梁王也。
 
    济川王明者,梁孝王子,以桓邑侯孝景六年为济川王。岁,坐射杀其尉,汉有司请诛,天子弗忍诛,废明为庶人。迁房陵,地入于汉为郡。
 
    济东王彭离者,梁孝王子,以孝景六年为济东王。二十九年,彭离骄悍,无人君礼,昏暮私与其奴、亡命少年数十人行剽杀人,取财物以为好。所杀发觉者百馀人,国皆知之,莫敢夜行。所杀者子上书言。汉有司请诛,上不忍,废以为庶人,迁上庸,地入于汉,为大河郡。
 
    山阳哀王定者,梁孝王子,以孝景六年为山阳王。九年卒,无子,国除,地入于汉,为山阳郡。
 
    济阴哀王不识者,梁孝王子,以孝景六年为济阴王。一岁卒,无子,国除,地入于汉,为济阴郡。
 
    太史公曰: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广宫室,车服拟於天子。然亦僭矣。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闻之於宫殿老郎吏好事者称道之也。窃以为令梁孝王怨望,欲为不善者,事从生。今太后,女主也,以爱少子故,欲令梁王为太子。大臣不时正言其不可状,阿意治小,私说意以受赏赐,非忠臣也。齐如魏其侯窦婴之正言也,何以有後祸?景帝与王燕见,侍太后饮,景帝曰:「千秋万岁之後传王。」太后喜说。窦婴在前,据地言曰:「汉法之约,传子適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於是景帝默然无声。太后意不说。
 
    故成王与小弱弟立树下,取一桐叶以与之,曰:「吾用封汝。」周公闻之,进见曰:「天王封弟,甚善。」成王曰:「吾直与戏耳。」周公曰:「人主无过举,不当有戏言,言之必行之。」於是乃封小弟以应县。是後成王没齿不敢有戏言,言必行之。孝经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此圣人之法言也。今主上不宜出好言於梁王。梁王上有太后之重,骄蹇日久,数闻景帝好言,千秋万世之後传王,而实不行。
 
    又诸侯王朝见天子,汉法凡当四见耳。始到,入小见;到正月朔旦,奉皮荐璧玉贺正月,法见;後日,为王置酒,赐金钱财物;後二日,复入小见,辞去。凡留长安不过二十日。小见者,燕见於禁门内,饮於省,非士人所得入也。今梁王西朝,因留,且半岁。入与人主同辇,出与同车。示风以大言而实不与,令出怨言,谋畔逆,乃随而忧之,不亦远乎!非大贤人,不知退让。今汉之仪法,朝见贺正月者,常一王与四侯俱朝见,十馀岁一至。今梁王常比年入朝见,久留。鄙语曰「骄子不孝」,非恶言也。故诸侯王当为置良师傅,相忠言之士,如汲黯、韩长孺等,敢直言极谏,安得有患害!
 
    盖闻梁王西入朝,谒窦太后,燕见,与景帝俱侍坐於太后前,语言私说。太后谓帝曰:「吾闻殷道亲亲,周道尊尊,其义一也。安车大驾,用梁孝王为寄。」景帝跪席举身曰:「诺。」罢酒出,帝召袁盎诸大臣通经术者曰:「太后言如是,何谓也?」皆对曰:「太后意欲立梁王为帝太子。」帝问其状,袁盎等曰:「殷道亲亲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殷道质,质者法天,亲其所亲,故立弟。周道,者法地,尊者敬也,敬其本始,故立长子。周道,太子死,立適孙。殷道。太子死,立其弟。」帝曰:「於公何如?」皆对曰:「方今汉家法周,周道不得立弟,当立子。故春秋所以非宋宣公。宋宣公死,不立子而与弟。弟受国死,复反之与兄之子。弟之子争之,以为我当代父後,即刺杀兄子。以故国乱,祸不绝。故春秋曰『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臣请见太后白之。」袁盎等入见太后:「太后言欲立梁王,梁王即终,欲谁立?」太后曰:「吾复立帝子。」袁盎等以宋宣公不立正,生祸,祸乱後五世不绝,小不忍害大义状报太后。太后乃解说,即使梁王归就国。而梁王闻其义出於袁盎诸大臣所,怨望,使人来杀袁盎。袁盎顾之曰:「我所谓袁将军者也,公得毋误乎?」刺者曰:「是矣!」刺之,置其剑,剑著身。视其剑,新治。问长安削厉工,工曰:「梁郎某子来治此剑。」以此知而发觉之,发使者捕逐之。独梁王所欲杀大臣十馀人,吏穷本之,谋反端颇见。太后不食,日夜泣不止。景帝甚忧之,问公卿大臣,大臣以为遣经术吏往治之,乃可解。於是遣田叔、吕季主往治之。此二人皆通经术,知大礼。来还,至霸昌厩,取火悉烧梁之反辞,但空来对景帝。景帝曰:「何如?」对曰:「言梁王不知也。造为之者,独其幸臣羊胜、公孙诡之属为之耳。谨以伏诛死,梁王无恙也。」景帝喜说,曰:「急趋谒太后。」太后闻之,立起坐餐,气平复。故曰,不通经术知古今之大礼,不可以为公及左右近臣。少见之人,如从管闚天也。
 
    帝少子,徙封於梁。太后锺爱,广筑睢阳。旌旂警跸,势拟天王。功扞吴楚,计丑孙羊。窦婴正议,袁盎劫伤。汉穷梁狱,冠盖相望。祸成骄子,致此猖狂。虽分五国,卒亦不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