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西汉历史 > 性情刚烈的吕后面对冒顿单于的书信冒犯为何选择隐忍
2019-06-09

性情刚烈的吕后面对冒顿单于的书信冒犯为何选择隐忍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病逝之后,朝政大权被吕后掌管。吕雉垂帘听政长达九年时间,朝堂上下皆惧于其威势,不敢反驳她,以至于诸吕称王掌权而刘姓宗亲却频频遭到打压。然而就在吕后称制的第四年,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性情刚烈的吕雉也不得不忍气吞声。
      原来,就在刘邦统一中原差不多同时,漠北草原上的匈奴也出现了一位人物。冒顿单于作为一代枭雄,先是训练出一批死忠于自己的骑兵部队,并鸣镝弑父以篡夺匈奴部落首领之位。随后又趁南边汉朝异姓王韩王信叛变而率军南下,与汉军发生边境冲突,并设计围困汉高祖刘邦于白登山,史称“白登之围”。此后汉朝虽靠陈平之计脱身,达成了汉匈之间的和平,但等汉朝新皇汉惠帝即位之后,冒顿单于再度兴起了对汉朝最高权力者的试探之心。
      正巧当时冒顿单于的阏氏去世了,于是单于借机派遣使者前往汉庭,向吕后送来一封信件。在信中,冒顿单于表示:“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大意为:我是孤独寂寞的君主,生在沼泽,长在草原,我多次到边境来,希望能到中原游览一番。陛下独立为君,也是孤独寂寞,一个人居住,我们两个寡居的君主都很不快乐,无以自娱,还不如我们以己所有,换己所无。
      吕后阅读信件之后大怒,认为自己受到极大挑衅和侮辱,立马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准备斩杀匈奴使者,并发兵攻打匈奴以解心头之恨。作为老将的樊哙当场表示,愿统帅十万兵马北击匈奴。然而却遭到另一位大臣季布的强烈反对,季布认为当初高帝刘邦亲率四十万大军都未能击垮匈奴,反倒是自身被困,更何况是樊哙。他认为樊哙自认为比高帝还要厉害,其罪当诛。
      关于是否攻打匈奴,季布认为应当吸取秦朝强行北击匈奴而招致国家凋敝、内乱灭亡的教训,这让吕后不由得陷入深思。罢朝回宫之后,吕后思虑再三,最终选择了忍辱负重,给了匈奴单于一封回信。回信中吕后低三下四的诉说着自己年老色衰,不宜被单于你挂念,如若汉朝有何做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宽恕。并且送给冒顿单于大批财物和宗室的公主继续执行和亲政策。而冒顿单于见状也就笑纳同意了。
      关于这件事情,后世评论之时往往认为吕后向匈奴单于妥协,是以汉朝大局为重,通过和亲换取稳定发展的环境,与后来的文景之治有相似的政治动机。然而这种看法虽然具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太过片面了。吕后称制时期与文景之治时候最为明显的差异就是当时朝廷的政治势力构筑有明显的不同。
      当初汉高祖刘邦,曾与功臣集团中的诸位大臣立下了“非刘姓不得封王”的白马盟约,然而刘邦一死,却将大权交付于妻子吕雉手中。在刘邦的谋算中,借助刚强的吕后和庞大的功臣集团相互掣肘,足以确保自己血脉得以长期稳固坐拥皇位、执掌大权。可是吕雉太过强权,功臣集团迅速噤声,朝廷渐渐成为吕雉的一言堂,就连汉惠帝也受外戚掣肘。
      此时匈奴谴使冒犯吕后,包括周勃、灌婴等武将,陈平、王陵等文臣都没有说话。在这些功臣集团眼中,冒犯吕雉未必等同于冒犯汉朝,因而也没必要支持吕雉攻打匈奴。毕竟一旦开战,战败则自己参与建立的汉室基业将会步入秦朝覆灭的后尘,战胜则吕氏的声势将彻底盖过刘姓宗亲。
      季布,作为项羽麾下的得力干将,虽是汉朝建立之后被刘邦赦免的降将,但也正因如此才能替功臣集团说出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心声。吕后未必不知道季布的谏言和功臣集团的朝堂噤声背后打的是什么算盘,然而得不到众位朝臣的支持,实在是难以稳操胜券,最终不得不放弃军事方案。
      汉初天下初定之后,刘邦和吕雉先后剪除了包括韩信、季布、彭越等在内的诸多异姓藩王,一时间面临无将帅可用的窘境,这才导致白登之围。而冒顿单于谴使送信不过发生在吕后称制的第四年,汉朝无将可用的局面并没有改善。纵观整个汉朝,当时可堪一战的将军也不过曹参、樊哙、英布等三两人而已。只是英布乃原项羽阵营的降将,且受惠于功臣集团为其开脱才得以晋升汉朝朝廷;曹参本就是高祖功勋元老,此时正在齐王刘肥那里担任齐相;真正可以被吕后依托的只有自己的妹夫樊哙。
      然而樊哙不能动,当时吕后之所以能够大肆排除异己,并提拔诸吕进入朝堂,主要就是仰仗着樊哙手中掌控的兵权。如若樊哙出征塞外,国中空虚之后,一旦反吕势力发动,吕后将束手无策。
      正因如此,再三考量之后,吕后选择了忍气吞声,向冒顿单于做出了忍让。而冒顿单于眼见吕后屈服,一方面将吕后回信传阅匈奴各部,以期宣扬自身威望,凝聚草原部族;另一方面却也明白汉朝实际统治者不可小觑,于是借坡下驴,接纳了汉朝的财务和宗室公主,并再度谴使回信给吕后以致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