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业革命 > 俾斯麦下台后的德意志帝国如何迅速陷入孤立的
2019-10-26

俾斯麦下台后的德意志帝国如何迅速陷入孤立的

      拿破仑战争以后,在维也纳体系下的普鲁士是欧洲传统五大强国之一,经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以后,德国更在短短几十年里跃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仅次于美国。要知道,德国位于欧洲大陆的中部,天然存在外部地缘环境脆弱性的情况,却能在周边大国纷纷忌惮的情况下赢得如此长时间的发展窗口,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德意志帝国的崛起离不开帝国第一任宰相俾斯麦的努力,然而到了1890年,德意志帝国的崛起进程终于迎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年份,这也是整个欧洲近代秩序演变史上的一个关键年份,俾斯麦在这一年下台了。在俾斯麦主政德国的20年里,虽然德国一跃成为欧洲大陆第一强国,但周边各国却对德国的发展方向非常清楚,觉得德国不会在欧洲发动扩张战争。但在此后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德国的内外政策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也引发欧洲各国对德国看法的变化。
      从俾斯麦下台开始,仅仅1到2年的时间里,欧洲各国关系迅速发生了一次重组,将俾斯麦曾经精心铸造的以德国为纽带的蜘蛛网式同盟体系击得粉碎。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就得从俾斯麦的继任者,新一任德意志帝国领导团队开始说起。

糟糕的俾斯麦继任者

      作为俾斯麦下台之后德国领导团队的核心,新皇帝威廉二世自然是其中的首脑。1888年继承皇位的时候,威廉二世年仅29岁,到了俾斯麦下台后亲政之时也不过31岁。年轻气盛的新皇在掌握了庞大权力、治理一个如此强大国家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收到自己性格的影响。他出生的时候胳膊就有残疾,这对于尚武风气浓郁的普鲁士社会来说,就不可避免的因此遭受排挤。所以威廉二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从小就有强烈的自卑感,急需证明自己的能力,想要表达和炫耀自己。在威廉二世身上的具体展现,就是看待事物的浅薄态度和急功近利的愚蠢姿态。
      除了威廉二世以外,帝国宰相职务也非常重要,当时接任俾斯麦的人名叫卡普里维,是一位本分、踏实的优秀军官。卡普里维从普鲁士陆军底层做起,中间曾转职至德国海军任职。到了1890年接替俾斯麦的时候,59岁卡普里维不论是精力还是工作经验都很充足,可惜的是他对军队事务之外的事情几乎一窍不通,狭窄的眼界和知识面其实限制了他在宰相职责上的操作空间。
      在新皇和新宰相以外,还有一位长期在德国外交部门工作的人物,对俾斯麦下台以后的德国政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就是赫尔斯坦因。这个人很善于思考问题,但同时也存在非常明显的缺点。首先他具有德国人普遍存的一个特质,对所有事物都要求事先做好明晰、逻辑性的判断和规划;其次他的性子比较急,难以忍受等待时机的煎熬。这两点也是他后来在外交上出现一系列重大失误的直接原因。在外交、战略层面,时局诡谲多变、难以预料,因而外交官们往往需要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判断。赫尔斯坦因实现规划好一切的做法,经常导致外交政策推行的不畅。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个人,从1890年开始就通过权力运作换掉了一大批俾斯麦时期的驻外使节,渐渐掌握了德国的外交政策制定大权。

德俄关系的破裂

      当俾斯麦下台、新的德意志帝国掌舵者上任以后,随即推出了新的外交政策,这些政策又被称作“新路线”或“新方针”。在威廉二世、赫尔斯坦因等人的新政策中,其实质内容主要是亮点,即疏远德俄关系和拉近德英关系。原先在俾斯麦构筑的欧洲同盟体系中,德国一方面通过德奥同盟打压俄国,另一方面又通过第二次三皇同盟以及后来的《再保险条约》拉拢俄国。因为俾斯麦非常清楚,在法国已经被德国孤立的情况下,如果进一步孤立俄国,势必会导致俄法走近,那将会对德国造成灾难性后果。
      恰恰是这一点上,俾斯麦的继任者看不到。威廉二世起初并没想要废除德俄《再保险条约》,甚至曾指示卡普里维和俄国人商议续约事宜。卡普里维对外交一窍不通,所以首先跑到外交部去查看这方面的档案,并咨询一下相关人员,了解情况。不过当他到了外交部以后,接待他的就是赫尔斯坦因,赫尔斯坦因对于俾斯麦一直要保持和俄国良好的关系感到非常迷惑不解。在他看来,德国既然和奥匈站在一起,为何还要和俄国走近。
      然而在俾斯麦的继任者中,不论是威廉二世、卡普里维还是赫尔斯坦因,他们都没能看清这一点。这当然与俾斯麦不愿透露自己战略计划的真实意图有关,但也与这些人缺乏充分的外交才华脱不了干系。起初威廉二世也没有考虑要废除《再保险条约》,甚至还指示宰相卡普里维去与俄国人洽谈续约事宜。但卡普里维并不清楚这项条约的作用,所以前往外交部门查阅相关档案、并资讯相关人员,以了解清楚情况。当时接待他的正是赫尔斯坦因,作为俾斯麦的老部下,赫尔斯坦因不但不理解这项外交政策的意义,反而将其视作老宰相任内的一个严重错误。他认为既然德国与奥匈签署了盟约,那就没必要再与俄国保持亲密了。毕竟奥地利是德国的德意志兄弟,而俄国却因巴尔干的斯拉夫主义者起义,同奥匈存在激烈矛盾。
      赫尔斯坦因召集部分观点相似的外交人员,和卡普里维开会商议此事,大家一致反对续约,并希望德国的外交政策清晰化。不过卡普里维为求保险,并没有马上下定结论,他有找到两个和赫尔斯坦因关系不佳的官员共同商议此事,其中就包括了德国曾驻俄大事的施维尼茨。他们也认为《再保险条约》和德奥同盟条约相互抵触,所以没必要延长期限了。要知道,当时的俄国人可是非常希望延续这份条约的,俄国使节后来提出了条款退让以续约的要求,但被德方驳回了。后来俄国退而求其次,希望两国能够共同发表一份友好声明,但当时的德国希望与英国和奥匈保持亲密关系,自然也驳回了。自此,德俄关系开始疏远,俾斯麦外交的两大基石之一破裂了。

德英关系的恶化

      德俄关系疏远以后,俄国人赶到了自己遭受孤立。威廉二世之所以希望疏远俄国、亲近英国,是有很强烈的个人喜好在里面的。他虽然自己是一位君主,从血缘上和英俄两国关系差不多,但却非常羡慕主张自由主义的英国,对专制君主下的俄国相当反感。就这样,没过多久英德两国签署了一份《赫尔果兰·桑给巴尔条约》,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各国关系的重组。赫尔果兰是欧洲北海水域的英属岛屿、桑给巴尔是东非海域的德属岛屿,这个条约实际上就是两国互换岛屿。这实际上对于德国来说是非常吃亏的,德国通过这种方式想要赢得英国的亲近感。
      其实,早在俾斯麦时期英德双方就围绕两岛交换进行了磋商,但始终谈不拢。由于苏伊士运河对英国全球贸易网络的重要性,英国在非洲最关键的利益就是埃及,但如若尼罗河上游被某个大国所占据并修筑水坝,英国就将十分被动。为此当时的英国想要执行一个贯穿非洲南北的“二C计划”,而法国也想执行一个贯穿非洲东西的“二S计划”,而德国掌握的桑给巴尔岛恰恰就是从东非进入尼罗河谷地的要地。俾斯麦想要以此作为筹码,与世界霸主英国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相互震慑的平衡,当然不会轻易同意交换。
      不过威廉二世等人显然并不理解这一点,他们认为两国是否友好取决于双方领导人的主观意愿。事实上,条约签署以后,英国也的确做出了一些回报,为了表示友好甚至派遣军舰访问了德国和奥匈帝国,并对奥匈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承诺,以抗击沙俄的威胁。但是站在法国和俄国的视角上,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份条约既摧毁了法国在非洲殖民计划部署的可能,同时也增加了俄国在巴尔干方向的压力,两国都有一种孤立感。另外这份条约对英国太有利、对德国太不利了,这让其他国家感觉双方一定还存在许多秘密条款是对付自己的。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英德秘密结盟,法俄两国也就自然而然地展开洽谈,走向了结盟的道路。
      1892年,即俾斯麦下台不到两年的时间,法俄同盟成立,对德国形成两线地缘压力。从此德国在整个欧陆的外交腾挪空间大减,其所能发挥的影响力也变得有限。更为重要的是,德国通过牺牲自身利益换来的并不是英德亲密关系,而是双方关系的疏远。作为长期位居世界霸主的英国,它对地缘政治的理解要比德国深刻得多。德国牺牲筹码接近英国的做法显得如此愚蠢,英国人明白俾斯麦时期那个难以对付的德国已经远离了。所以当法俄同盟成立、德奥同盟进一步强化之后,英国为防止自己被动陷入斗争,反而收回了对奥匈支持的承诺,的国人竹篮打水一场空。
      曾经俾斯麦当政时期,德国通过柏林会议、《地中海条约》等一系列手段慢慢的将英国拉进来,协助奥匈对抗俄国,而自己却尽量躲闪到一边。如今德国表达了对奥匈的无条件支持,英国反而将这份担子抛开,扔到了德国人的肩头。英国并不惧怕与德国的交恶,这是因为随着德俄关系的疏远、两个岛屿的交换条约达成,双方原本相互依存的战略环境不复存在,它们之间长期被掩盖和压制的贸易竞争矛盾开始浮现水面。在激烈的贸易摩擦中,威廉二世向往的英德亲近关系迅速破灭。1896年南非布尔战争中,英国人军事失利,德国方面曾向布尔人总统发出了一份贺电,即《克鲁格电报》。消息一出,英国舆论哗然,认为这是对英国人的巨大侮辱,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德国的工人、商人在英国码头遭到殴打、货物和船只被砸抢和焚烧,甚至德国驻英大使都收到了恐吓信。至此,德国与法、俄、英三国全面交恶,德国反而有被孤立的危险了。
      综上所述,1890年俾斯麦下台以后,德意志帝国的掌权者由于知识面的狭窄、性格缺陷、战略眼光匮乏等原因,不但未能理解俾斯麦构筑的复杂欧洲同盟体系,反而先后恶化了与沙俄、大英帝国的关系,最后反而让德国在欧洲陷入政策僵化和外交孤立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