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业革命 > 荷兰议会派是如何将国家玩残的?
2018-02-06

荷兰议会派是如何将国家玩残的?

      东林党其实就是明朝江南工商集团的代言人,他们满口大道理,处处占据道德制高点,但实际上却处处以小集团私利为先,置国家大义于不顾,发动党争,架空皇帝,抗税漏税,是除了晋商集团之外,导致明朝覆亡的另一大罪魁祸首。
      无独有偶,在与明朝几乎同时代的欧洲,也存在这样的商人集团,他们口头上“以人民的名义”,实际干的却是本集团利益为先,置国家安危人民利益于不顾,最终把一个强大帝国玩残了,这就是荷兰的议会派,约翰·德·维特就是其中的代表。
      公元1654年4月5日,英国伦敦,威斯特敏斯特宫。
      二十九岁的荷兰议长约翰·德·维特,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面前的文件,确认没有任何与事先谈判中约定不符的地方,然后提起鹅毛笔,赶紧在面前的文件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好像生怕耽搁一下,内容就会变卦似的。
      一位穿着红色的新模范军制服的中年人接过文件,把它递到桌子对面那位面容清瘦,神情倨傲的男子面前。后者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目光有些阴冷,眉宇间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下巴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疣子。他瞥了一眼文件,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站起来主动伸出手,用浓重的英格兰南部口音对着荷兰议长说:“议长阁下,让我们见证英吉利共和国与尼德兰联合省共和国的友谊地久天长!人民万岁!”
      这位五十多岁的男子,就是英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砍了国王查理一世脑袋的那位护国主——奥利弗·克伦威尔。他们刚刚签署的文件,就是第一次英荷战争后的停战协议《威斯特敏斯特合约》。
      在这场刚刚结束的大海战中,新兴的英国海军使用了前所未见的战列线战术,将当时的海洋霸主荷兰海军打得损失惨重。在取得制海权之后,英国采用绞杀式的封锁战术,完全断绝了荷兰的海外贸易往来,使得几乎完全依赖外贸的荷兰经济陷入崩溃。据说,当时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街道上杂草丛生,乞丐遍地,将近1500所房屋无人居住。因此荷兰人不得不坐在谈判桌前与英国和谈。
第一次英荷战争
图 第一次英荷战争
      意外的是,克伦威尔给出的条件相当宽大。本来德·维特已经做好了被英国狠敲一笔的打算,但是克伦威尔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27万英镑作为赔偿,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群岛拥有与荷兰同等的贸易权,同意在英国水域向英国船只敬礼,并割让了大西洋上的圣赫勒那岛。在这份合约中,还有一份秘密的附加条款:荷兰不得把前执政威廉二世的儿子威廉三世作为新的荷兰执政。
      荷兰,当时被称作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是世界上首个全球化的贸易金融帝国。荷兰的掌权者、阿姆斯特丹银行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东,实际上都是同一拨人,由于荷兰人的生意都是贸易和金融,因此英国人又把荷兰称为“海军守卫的账房”,荷兰则反过来讥讽英国为“海军守卫的小店主”。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是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可能也是有史以来世界上第二牛逼的公司(第一当然就是后来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自行组织军队,发行货币、拥有殖民地,与他国交战或缔结条约,控制了从印度到日本广大亚洲地区的海洋航线,垄断丁香等重要大宗商品的贸易。
      荷兰人搞商业垄断是无所不用其极。比如说为了垄断印尼的丁香贸易,选择两个岛作为生产基地严密控制起来,然后放火把其他岛上的丁香统统烧掉,从而掌握独家货源。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占有了极高的垄断利润,每年的股票分红达到惊人的40%。区区27万英镑,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来说,也就是几个月的利润而已。
      英国人对于荷兰人赚取的巨额利润嫉妒得要死,总想插足到亚洲贸易中来,被惯于垄断市场的荷兰人驱赶得到处乱窜。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时间比荷兰还早几年,但是由于荷兰人的强力排挤,英国又一直在内斗,国家也没有精力和财力支持,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惨淡经营,做点荷兰人看不上的不太赚钱的生意苟延残喘。
      为英国东印度公司谋取生存空间,实际上就是英国发动第一次英荷战争的真实动机,这是一场由于商业竞争引发的国战。
      英国国内实际上很多人想趁机搞残荷兰,以便永远除掉这个海上贸易的竞争对手,但是被克伦威尔否决了。荷兰和英国是当时欧洲主要国家中,唯二两个废除了君主制的国家。面对国内外保王势力的潜在威胁,克伦威尔希望保存荷兰的实力,将这个意识形态同伴引为外援。秘密条款中禁止威廉三世成为荷兰执政,也是因为威廉三世是查理一世的外孙。克伦威尔担心,将来他的身份会被英国的保王分子利用,成为王政复辟的工具。
      德·维特出身于商人家庭,是个坚定的民主共和派,坚决维护荷兰的民主代议制,反对君主制。至于荷兰执政(相当于荷兰国王),就算克伦威尔不说,他本来也是要坚决予以压制。其实他的心思,克伦威尔也完全清楚。
      这样就奇怪了,既然两个国家的统治者都希望让荷兰实行民主代议制,那干嘛还要多此一举,在停战合约中郑重其事地做出规定,禁止威廉三世掌权呢?
      这是因为,荷兰民众强烈支持实行君主制,克伦威尔是怕荷兰议会顶不住舆论压力,恢复中央集权。
      更加令人意外的事实是,荷兰自古以来就没有国王,也不是一个国家,原本就是一个民主气氛浓郁,商人占据主导地位的地区。为什么中下层荷兰人会放弃“先进”的民主代议制,拥抱专制落后的君主制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荷兰人已经受够了民主代议制的扯皮、低效与内耗。
      荷兰是在反抗西班牙的荷兰独立战争中成立的新兴国家,这场战争从1568年正式打响算起,直到1648年结束,整整打了八十年。
      独立战争能打这么久,跟荷兰党争反复扯皮有很大关系。
      整个荷兰(当时叫做尼德兰,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部)有十七个省,实行松散的联邦制,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议会。
      荷兰的运作体制大概是这样的:譬如说外交上签订一项关系重大的条约,联省共和国的首脑说了不算,得把条约拿到共和国议会去讨论定夺;共和国是由各个自治的省组成的,所以必须拿到每个省的省议会去讨论批准;而每个省里都有一些自治的城市,所以,条约得先通过各自治城市的议会批准。然后,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再顺原路返回给省议会、联省共和国议会和首脑。这种充分照顾各方自由的民主代议制,把一些拿不准的东西一拖再拖,有时就是故意扯皮拖延时间,相互下绊子。
      由于否决点太多了,一项决议想通过很难,想否定就很容易,这就是典型的“否决政治”。
      荷兰画家勃鲁盖尔在1568年创作了《盲人的预言》,就是讽刺荷兰独立战争中大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 画面中,6个瞎子互相扶持着,沿着画面的对角线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动,却不知已陷入险境,领头的第一个瞎子已跌入壕沟,紧接着的一个被牵动着失去了平衡,等待其他瞎子的将是同样的命运。
荷兰画家勃鲁盖尔在1568年创作了《盲人的预言》
图 荷兰画家勃鲁盖尔在1568年创作了《盲人的预言》
      十六世纪上半叶,荷兰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属于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一部分。由于西班牙穷兵黩武,到处推销天主教“普世价值”,导致财政空虚,加大了对荷兰这只“下金蛋的鹅”的盘剥,并且对荷兰的新教徒进行残酷镇压,终于激起了荷兰人的反抗。荷兰贵族奥兰治亲王威廉一世(也被称为沉默者威廉)军事才华极为一般,但是号召力强,就跟美国独立时的华盛顿似的,于是成为反抗军的精神领袖,被推选为联合省共和国的执政,并被尊称为“荷兰国父”。荷兰国歌就是一首威廉一世的颂歌,直到今天仍然沿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歌。
      各省议会都被商人或其代理人把持,总是惧怕威廉一世成为荷兰国王,使得自己的自由和财产受到损害。当形势严峻时,就团结在奥兰治周围抗击侵略,当形势稍稍好转,马上开始自行其是。各省之间也由于各种矛盾一边抗击外敌,一边还要内斗,于是战争形势多次出现反复。其中南方十省还在半途玩倒戈,尼德兰永久分裂成两部分,只有北方七省坚持战斗,南部就成了现在的比利时、卢森堡等地。
      1585年威廉一世被西班牙派遣的耶稣会刺客暗杀后,荷兰的抵抗陷入低谷,他的儿子拿骚的莫里斯虽然才二十二岁,却是欧洲近代军事史上三大改革家之一(另外两位是英国的克伦威尔和瑞典的古斯塔夫),对荷兰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陆战外行的荷兰陆军打造成当时欧洲的第一陆军,此后打遍天下无敌手,对西班牙的战争节节胜利,莫里斯也获得了极高的民间威望。
      西班牙的军事威胁看起来不那么严重之后,各省议会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议会派与支持奥兰治家族的集权派开始明争暗斗,表现在宗教上就是加尔文派与阿民念派的斗争。莫里斯去世之后,他的弟弟腓特烈·亨利继承了其中五个省的执政,并率领荷兰军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民心所向,后来另外两个省也承认他的执政地位。亨利死在1647年,他的儿子威廉二世继位,次年三十年战争结束,统治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遭遇重大挫败,荷兰终于获得独立地位。
      如果跟明朝后期对比,奥兰治家族就是明朝皇室,议会派就是东林党,集权派就是阉党。东林党和阉党的反复党争败坏了朝纲,对于外敌入侵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东林党斗倒阉党把持朝政后更是加速了明朝的衰亡。荷兰的套路跟明朝基本是大同小异。
      荷兰获得独立地位,外来的威胁刚刚解除,议会派又开始谋划废除中央集权,实行各省自治。1650年,年轻气盛的威廉二世率领军队向阿姆斯特丹进军,意图用武力迫使议会承认中央集权,然而在路上突染暴兵身亡,留下遗腹子威廉三世。他一死,议会派兴高采烈地立即召开议会,宣布共和国不再设置统一的军队,各省的防务自己负责,同时有五个省宣布取消执政一职,德·维特正是在这时作为商人集团的代理人,当选为荷兰议长。这样,荷兰进入了“第一次无执政时期”(1650--1672年)。
      德·维特25岁就成为荷兰首相,比后来39岁才当上法国总统的马克龙还年轻许多了。
      德·维特背后的商人集团心目中最忌惮的是,英国成为海洋强国后,一定会四处抢占贸易航线,成为荷兰最强劲的对手,以海洋贸易立国的荷兰的利益会大受损害,实际上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收益会大大受损。在第一次英荷战争结束后,德·维特主持对海军进行大力投入,势要打造一支能击败英国人的海军,荷兰还特别制定法律,禁止向国外出售大型舰船。荷兰人蓄谋已久的第二次英荷战争在1665年爆发,虽然荷兰取得了胜利,但也遭受很大的损失,并没有彻底击垮英国,还把包括纽约在内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了,令荷兰商人集团极为肉痛。
       荷兰海军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荷兰海军居然也是分属五个沿海省,实际上是各自独立的五支海军,因此很难协作。再想加强海军战斗力,就只能通过军事改革,将海军指挥权统一起来,但这必然会引起各省反弹,说德·维特要搞中央集权,因此根本行不通。
      怎么才能击败英国垄断海洋贸易呢?德·维特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法国人这时找上门来,说:我们法国跟英国是世仇,现在英国这么嚣张,我们要想击败英国,必须建设海军。你们荷兰在造船方面很有两把刷子,能不能帮我们建造海军军舰?德·维特一听,这主意好啊,我们既能挣到钱,又不用担心遭受人员财产损失,还能实现打败英国的目标,反正有法国人替我们送死。于是,禁止出售大型舰船的法律被废止,荷兰船厂加班加点,为法国人建造海军军舰。
      同时,在德·维特的主持下,荷兰议会大规模排斥支持奥兰治家族的派系,颁布了严苛的《排斥法令》,剥夺奥兰治家族的政治权利,规定其直系家族永远不能担当公职。年幼的威廉三世在十岁的时候母亲也死了成了孤儿,奥兰治家的亲信都被赶走,威廉三世必须接受议会政府安排的教育与信仰生活,名义上成为了所谓的“受国家监护者”,其实是被软禁。维特议长亲自负责威廉的教育,每周都为威廉做一次国务上的指导。维特希望通过不杀人的方式消灭了专制统治者,实现了荷兰的民主和自由。
      议会派声称他们自己代表了荷兰人民,讽刺的是,中下层荷兰民众经常游行请愿,要求将权力还给威廉三世。民众认为,只有在奥兰治家族的号召之下,荷兰才能团结在一起,否则就总是内讧不止,给外敌可乘之机,但是民众的呼声被议会派直接无视了,统统“被代表”。
      为防止奥兰治的复辟,荷兰议会对军队将领进行了清洗,并且进一步强化“重海轻陆”的军事方针,不断裁减陆军,把预算挪用到海军建设上。他们刻意忽视陆防与陆军建设,其目的是不给以陆军势力为基础的集权派有复兴机会,后果则是造成大批军事经验丰富的将领被迫离职,荷兰的陆军数从帐册上的四万多人,下降为实际上的二万杂兵,而指挥他们的将领中很多人都是商人出身,根本不通军事。
      就在德·维特做着法国海军替荷兰复仇美梦的时候,法国的军事计划全面铺开,针对的对象不是英国,恰恰是荷兰。
      英国是与荷兰不接壤的海洋王国,与荷兰争霸也就是通过海战控制制海权,并不会图谋占领荷兰,法国人的目标是将荷兰彻底从地图上抹掉,使其变成法兰西王国的一部分。实际上,荷兰人在贸易上的霸道行为,不仅惹恼了英国人,同时也惹恼了法国人。法国是与荷兰接壤的大陆国家,消灭荷兰是一劳永逸的做法。
      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指挥下,从1668年开始,法国高效的战争机器就开始为了彻底征服荷兰这一目标进行系统性的准备。在法国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荷兰的法令,与荷兰大打贸易战的同时,陆军部开始制定精密的作战计划,大量采购并储备战略物资,其中许多战略物资都是从荷兰商人那里购买的。法国军队针对荷兰多沼泽的地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派遣了大量间谍探查荷兰的地形与防御,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桥梁、每一座城堡都做了详细的探查。法国人还故意出高价悬赏收购军火,那些出身商人的荷兰军官为了赚钱,不惜将荷兰各堡垒库存的军火偷出来卖掉,进一步削弱荷兰陆军的力量。
      在大力进行陆军战备的同时,法国海军在土伦、罗什福尔、布雷斯特、敦克尔克建造了规模巨大的海军基地,1661年法国还只有不到30艘战舰,1671年就达到了196艘,数量几乎与英国皇家海军相当,其中大部分都是出自荷兰船厂。
      马克思说过,“为了利润,资本家不惜出售绞死自己的绞索”,荷兰人的所作所为,就是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脚。当然,明朝的东林党和晋商们也是这么干的。
      路易十四为了确保进攻万无一失,还用重金收买了两位德意志诸侯科隆大主教与明斯特主教,他们承诺将允许法国军队穿越自己的封地攻击荷兰,必要时甚至可以出兵并提供法军交通与后勤支援。路易十四还与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签订《多佛秘密条约》,其中包含了如何瓜分荷兰的条款。
      1672年3月,英国开始对荷兰寻衅滋事,英国驻海牙的一名外交官说:“我们的任务是同他们决裂,然后把责任推到他们身上。”面对英国人的一连串挑衅行动,荷兰当局选择苦苦忍让。最后,抓狂的英国人(心里骂:你丫为什么不还手?)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悍然袭击了一支荷兰的商船队,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不到一个月之后,12万法国大军突然越过法国边境,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入侵荷兰共和国。法国军队发动了基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闪电战”,由于准备充足,而荷兰陆军只剩下空架子,基本一触即溃,很快五个省已经沦陷。荷兰在陆海两方面同时遭到了欧洲最强两国的进攻,国家陡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因此1672年在荷兰历史上被称为“灾难年”。
      德·维特此时成了最辛苦的人,他一边要筹措资金维持国家与海军的运转,一边还要奔走于各国大使馆请求援助与调停,最后还不得不低三下四地向路易十四求和。商人出身的德·维特坚持认为,法国所图无非是利益二字,只要割地赔款,总能换来和平,自己有办法说服路易十四赐予荷兰和平。尽管维特为国家四处奔走,却没有得到人民的谅解,人们把他看作造成国家沦亡的罪魁祸首。
      德·维特陷害忠良!
      德·维特只顾中饱私囊,导致军备废弛,国家全面溃败!
     德·维特正准备奴颜屈膝地向法国投降,出卖整个国家!
      在这危急关头,有人向议长举荐威廉三世作为陆军统帅,因为奥兰治家族与英国王室是亲家,在欧洲各国都广有门路,在荷兰军中也享有崇高威望,由他出头,无论是战是和都更有把握。但是德·维特仍然固执地认为,绝不能让奥兰治家族东山再起,在他心中,宁愿从法国国王那里谋得屈辱的和平,也不愿再出现执政,那样的话,荷兰人的民主和自由将付诸东流。其实说白了,就是宁愿跪外国主子,自己当代理人,也不愿在国内有人居自己之上。他派出使者一再跪求,路易十四终于提出极为苛刻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和谈条件。
      荷兰人奋战了八十年,付出巨大代价才从天主教西班牙的魔爪中获得解放,这个条约相当于一夕回到解放前,甚至还不如当年!这样的和平,跟亡国也差不了多少了!
      在眼看就要面临亡国的生死存亡之际,荷兰民众的爱国热情爆发,首都发生暴动,德·维特因为一直倡导对法国的绥靖政策,被民众视为卖国贼。激愤的群众高喊着“卖国贼!凶手!杀人犯!”围攻约翰·德·维特及其兄弟高乃依·德·维特,议长的护卫队临阵倒戈(也有说被人借故调走),他们不但没有保护自己的长官,反而带领暴民将维特兄弟抓捕,拖到了广场上活活打死,尸体则被扒得一丝不挂倒悬在一个灯杆上示众。愤怒至极的荷兰民众还不解恨,又一刀一刀把尸体上的肉剜下来。此时,他们又显出了荷兰人特有的一切皆生意的理念:他们在城里各处去叫卖维特兄弟的肉,十个铜子一小块。
      德·维特干了和东林党差不多的事,落得跟袁崇焕一样的下场,他一生都在维护民主,反对暴政,最后落得被民主的暴政凌迟的下场。
      维特兄弟被暴民凌迟,使得荷兰议会再也不敢犹豫,废话,谁也不想成为被扒光了挂路灯杆上的死尸。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被一向拖沓的荷兰议会火速授予共和国最高执政官兼大元帅头衔,全权负责所有军事行动。但是到这一刻,他手中已经无兵可用,法军几乎兵临城下!
      面对前来劝降的英国使者,威廉三世斩钉截铁地说:我的国家是很危险,但是我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失败,因为我会战死在荷兰的最后一条壕沟里!威廉三世忍痛下令,掘开荷兰人赖以生存的须德海拦海大坝。汹涌的海水立时涌入了沃野和城市,须德海和莱茵河之间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成千上万的荷兰人被迫转移到了船只上撤离。法国先头部队后撤及时,免了遭受灭顶之灾,陆上进攻却也就此告了一个段落。
      趁着大水拖延法军行动的良机,威廉三世火速展开外交活动。荷兰与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洛林公国、帕拉蒂纳特公国结盟,迫使法军分散作战,几乎整个欧洲都变成了法国的敌人,法军最终退却。
      荷兰虽然免于亡国之灾,但是这次决堤对荷兰的影响极为深远,可以说是令荷兰元气大伤,海水倒灌到农田,以后多少年都寸草不生,城市也浸泡在海水中,阿姆斯特丹的街道水深足以泊船,仿佛变成了水城威尼斯,多年的经济积累毁于一旦,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粮食与淡水的价格飙涨。战后虽然有所恢复,但是荷兰历史上的黄金年代到此结束。荷兰帝国虽然并未终结,但是由此走上了由盛转衰之路。
      荷兰帝国衰落也为后来美国国父们提供了生动的教训。他们之所以能开制宪会议,并将十三个独立的殖民地组成的松散联邦变成合众国,荷兰的前车之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荷兰衰落的教训,仍然值得今天的我们借鉴。当人民被代表,而掌权者以人民的名义陷入党争的泥潭时,国家的衰落甚至覆亡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