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上古历史 > 传统历史描述中的尧舜禅让
2017-09-04

传统历史描述中的尧舜禅让

纵观中国历史,世袭制是历代封建王朝沿用的王位继承制,而相传在遥远的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与世袭制这种“家天下”不同的“公天下”时代。继黄帝之后,成为天下共主的尧和舜,就曾用“传贤不传子”的禅让方式来传承王位。那么,尧和舜是如何挑选接班人的?关于他们,还有哪些故事流传至今呢?
注:关于禅让,如今已经有更为确切的“尧幽囚、舜野死”。本文所阐述的是传统史观中的公天下表述。
尧的成长史
        涿鹿之战后,天下有了相当长的一段平静时期。老百姓们该放牧的放牧,该种地的种地。部落之间的隔阂虽然存在,但因为有了黄帝这样的联盟首领,大家也就和平共处了下来。
这样的和平景象并没有随着黄帝的去世而一同消散。黄帝死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分别是尧、舜、禹。这哥仨全是传说中的圣贤人物。
黄帝去世以后,他的孙子颛顼继承了他的位置,后来传到了帝喾。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将颛顼和帝喾也归入“五帝”的行列,实际上就是凑数玩儿的。要是追究起来,这两位还真没有什么可说道的。
        帝喾在位七十多年,没干啥好事儿,也没干啥坏事儿,庸庸碌碌一辈子。别看帝喾庸碌,他的儿子们倒是有些本事。帝喾的大儿子叫挚。挚估计等了得有五六十年,才熬到他爹以一百多岁的高龄过世。
老爹一死,七老八十的挚终于继承了首领的位置。估计是他估摸着自己没多少年活头了,又或许是这五六十年憋得太惨了,所以他压根儿就没打算好好干。
        上任之后,挚先是重用自己的亲信,然后一味地贪图享乐。今天开个宴会,明天唱个卡拉ok。手下人有重要事情要回报,他老人家还在深山老林里逮兔子呢。
        这家伙胡作非为的结果,就是天怒人怨,众叛亲离。老百姓跟着他活不下去了,就只好背井离乡,去投奔帝喾的小儿子,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尧。
       尧的母亲是一位邻部落的女子,她和帝喾结婚后不久就生下了尧。尧从小跟着母亲长大。他很小的时候,就被老爹安排到一个叫唐的地方当一个小首领。
那一年正好发生了罕见的旱灾,地里根本种不出庄稼。那位挚老大依旧不管不问,该打猎打猎,该泡吧泡吧。百姓一看他这德行,知道根本指望不上这位公子爷,于是纷纷逃难到尧的领地去。其实,这时候尧的日子也不好过,他那里也好几个月没见雨了。这一点尧死活也想不通:“我哥哥不好好干工作,老天爷肯定要惩罚惩罚,可你要罚就罚他一个人呗,好家伙,天下大旱,我招谁惹谁了?”为了渡过难关,尧带领着当地的居民,用树枝和石块在大河里筑起一座大坝,将河水积蓄了下来,之后又通过挖沟渠的方式,将积蓄的河水引至农田。别的地方都旱成了赤地千里,可唐却拥有了一片希望的田野。不用说,各地灾民纷纷投奔。尧也来者不拒,无条件地向灾民提供救助,成为了灾民心中最可爱的人。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当中原大地赤地千里的时候,东夷各大部落开始虎视眈眈。他们认为华夏大地气数已尽,应该由东夷的十日族统治天下。
十日族是少昊氏的十个分支。他们一看中原部落联盟首领如今是这样一副德行,纷纷拿起钉耙、锄头、粪叉子就杀了过来。随后,巴不得事情闹大的那些人也相继叛乱。一时间,华夏大地的东南边境陷入了战火之中。别人都杀到家门口了,可身为部落联盟总首领的挚依然作风不变,整天花天酒地,胡吃海喝。他弟弟尧实在看不下去了,破口大骂道:“以前我只知道你是个败家子,可如今看来,你也忒败家了!如果咱老爹泉下有知,都得让你气活了!”尧想自己组织军队进行抵抗,可是又担心大家不愿意打仗。没想到,他招兵的大旗刚一竖起来,之前投奔他的灾民便纷纷响应,表示要保家卫国。
尧又趁机联络了一些别的氏族部落,组成联合军,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军。东夷人傻了——不是说他们那儿有旱灾,连肚子都吃不饱吗?哪来的这么多军队!首当其冲的十日族首先败下阵来,尧诛杀了九个部族的首领,只留下了一个甘愿臣服的,加封为日族大首领,统领整个日族。随后他乘胜追击,横扫了整个华北平原。
        平定外侵后,也到了跟败家子算总账的时候了。部落首领们纷纷要求挚卷铺盖滚蛋,然后推举尧来做部落联盟的领袖。
尧帝公园
圣人也讲究风水
        尧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搬家,搬到了平阳。他心想:“我哥以前待的那地方不吉利,差一点国将不国。平阳这地儿是当年轩辕黄帝的龙兴之地,有通天达地的灵气,这里风水好。”尧有个兄弟叫弃。弃跟神农氏有一样的爱好,喜欢搞农业生产研究,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创造发明了一系列种植五谷的新技术,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尧把弃招入朝中,任命他为农业部部长,然后又任命自己的另一个兄弟为全军总司令。随后,尧又接连任命了历法部部长、工业部部长、水利部部长等。前面讲过,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早在炎帝时代就有历法了。尧时的历法,规定一年365天,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并用设置闰月的办法,每二至三年增加一个月,调整月份的误差。
        历法这个事儿很有意思。世界上的历法分为三种:阴历、阳历和阴阳历。阳历就是现行的公历,一年365天,分为12个月,每个月多少天说不准。
        古埃及的太阳历每月30天。罗马从古埃及引进太阳历,并对每月天数做了改动。
本来七月31天完了,八月应该是30天,但罗马皇帝是八月过生日,他觉得八月是个小月,太没有面子,于是就硬加了一天进来,于是可怜的二月就从29天变成了28天。
        阳历跟着太阳走,甭管怎么变,一年就得365天。你要高兴一年只弄俩月也没关系。可纯阴历就完全没有太阳的事儿了。月亮绕地球一圈,就是一个月。12个月一过完,就算一年。所以纯阴历,比如伊斯兰教用的历法,一年就只有三百五十几天。
       中国的农历,实际上是阴阳历,太阳、月亮都管着。最早是每二至三年增加一个闰月,后来是十九年七闰。同时又确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准确时间。中国古代为什么天文历法这么发达?就是为了让农民能够根据季节,准确地安排农业生产。
        尧在联盟首领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后来他觉得自己干不动了,就想找一个继承人。他把大伙召集起来,一起商量这个事儿。
在商议的过程中,有人就提出,应该让尧的儿子来继承,老子英雄儿好汉嘛。尧听后连连摇头,说:“我儿子我最了解,标准的花花公子,一点气度都没有,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跟人吵架。”一票就把亲儿子给否了。之后大家又推举了几位候选人,但尧都不满意。最后有人说:“您看舜这个小伙子怎么样?”八十多岁的尧老头一听到这个名字,居然两眼放起光来,很有兴致地说:“我也听说过他,你们再把他的事迹好好跟我说一说。”
跟自家人斗智斗勇
       舜是个运气好的苦孩子。他出生后没多久,生母就不幸去世了,他爹就给她找了个后妈。
       舜他爹糊涂透顶,被猪油蒙了心,人送外号瞎老头。瞎老头娶了个漂亮的二老婆,二老婆也生了个儿子。瞎老头高兴得不得了,对这对母子百依百顺。
       二老婆跟舜没有血亲关系,于是怎么看他都不顺眼。她心里琢磨着,将来等瞎老头归西了,财产还得分给舜一份,心里就很不爽,于是就想害死舜。
       更神奇的是,瞎老头居然站在了二老婆一边,也想害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结果舜的运气很好,几次都死里逃生。他心里也不怨恨,该孝顺就孝顺,只是留了个心眼儿。
      尧听手下人说了舜的故事后,觉得这小伙子挺好,不仅有德行,而且机灵。但他还是不太放心。为了更深入地考察舜,尧还把自己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了他,同时给了他一大笔固定资产,又在政府机关给他找了份美差。
        舜一下子就发达了,这么优越的经济条件和地位,让他的后妈和弟弟很是羡慕嫉妒恨。他们心想:“不行,这有爹生没娘教的野小子怎么能骑在咱们头上呢?”于是他们和瞎老头一合计,准备灭了舜。
这一天,舜的弟弟趁舜不在家的时候,悄悄蹬着梯子爬上粮仓,在粮仓顶上捅了好几个洞。第二天恰好赶上下雨,粮仓漏了雨,里边的粮食被淋湿了,所以瞎老头、二老婆和小儿子就来找舜,让他去修补粮仓。
        舜正要答应下来,但转念一想,觉得这事儿不对:“你们不去也就罢了,以咱家的经济条件,请个工匠总可以吧?非让我去,肯定有猫腻。”舜就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说改天找个工匠修理。
瞎老头和小儿子没想到舜拒绝得这么干脆,而且合情合理,一时没招了,但这没难倒二老婆。这女人不仅心肠黑,而且有的是心眼儿,不是个省油的灯。她连声冷笑,听得人头皮发麻,然后说:“咱们家的大孝子啊,怎么,如今当了官,连你爹的话都不听了?你是家中长子,让你修补粮仓不应该吗?还要找什么外人!你这不是分明告诉别人,我们仨都是废物吗!行,你现在不是一般人了,我们也指望不了你了。我们现在就离开这儿,我们到外边要饭去。”这招太狠毒了,这是什么?这是道德绑架!如果不修粮仓,那就是没道德,只能等着天下人指着鼻子骂。舜只好让步,把这事应承下来,然后回去换衣服了。
       舜回到家,把这事儿跟自己俩老婆一说,其中一个一听就笑了,递给她老公两个大斗笠,说是他们要对你不利,这东西能帮你化险为夷。舜半信半疑地把斗笠接过来,换了身短小的衣服,背着两个斗笠,转身就出去了。
       在粮仓下等了半天的瞎老头看见舜这身打扮,顿时摸不着头脑。舜解释说:“这两天我头晕,拿这个当遮阳帽。”
      瞎老头也想不出俩斗笠能干什么使,也就没再深究。这时瞎老头还想拖延点时间,毕竟舜也是他亲生的,虎毒不食子嘛。二老婆见状,赶紧将他拉到一边,催促舜赶紧上去。舜沿着梯子上了仓顶,聚精会神地补漏洞。这时候,他弟弟悄悄地把梯子搬走了,然后点了一把火将粮仓烧着了。火势见风就长,不一会儿就浓烟四起。在仓顶的舜大惊失色,四处寻找梯子,又哪里找得到。正在这心急火燎、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突然想起背上的俩斗笠来,灵光一闪,瞬间明白了媳妇儿的用意。
       他将斗笠解下来,两手各抓一个,张开双臂,纵身一跳,就像驾驶着滑翔伞似的,忽忽悠悠就飘到了地面。那三人一看傻了眼了,没你这么玩儿的,赶紧上去点头哈腰地承认错误:“您大人有大量,这事儿就这么过去吧,不然让狗仔知道,电视上一曝光,我们都没脸混了。”
       舜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拉出去打四十大板肯定不行,所以就息事宁人了。
      后来那三个还不死心,又设了一计,让舜去掏井。等舜下到井里,立即动手填井。他们心想:“这下你有斗笠也没用了,除非你是土拨鼠。”
      没想到的是,这井里有个暗道,是当年尧留下来的。于是舜就沿着暗道悄悄地爬了出来。上面三个人以为舜死了,准备把舜留下来的财产分了。二儿子还想着两个漂亮的嫂子,嘴都快乐歪了,结果一推门,舜正在那悠然自得地弹琴呢。
     舜也没解释自己是怎么逃出来的,只是用力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就出去了。从此以后,这三人再也不敢起坏心思,一家人的关系反而比以前好了。
顺利接过老丈人的班
     舜的表现让他的老丈人非常满意。经过这么一番考察,尧认定了舜是德才兼备的好苗子,于是让他代行首领之职。尧临死前,正式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叫作禅让,一直以来都被当作美谈。
      其实在当时,部落首领老了,都是用这种办法来推举新首领的,这属于原始民主,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现在又有了一种新的说法,说这种禅让,实际上跟汉献帝禅让给曹丕是一回事儿,是被迫的,其实是篡位。本文不作为考虑。
尧舜禅让
图 尧舜禅让
      舜代行首领之职之后,勤劳又俭朴,深受百姓爱戴。过了二十几年,尧死了,舜还是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为此,舜干脆辞职不干,跑到一个偏僻的角落藏着。结果他藏到哪里都有人找他,反而是尧的儿子被晾在王城没人理。这下天命难违,众望所归,于是舜就正式接了尧的班。
       舜接班之后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开诚议政,认真地治理天下。根据史籍的记载,舜命令主持政务的各方首领,要对百姓提高政务透明度,要让百姓明察四方政务的措施得当与否,详细倾听百姓意见。
不仅如此,舜还认为君为民本,民贵君轻。他经常提醒手下各个部落的领袖,要以善施政,执政为民,否则早晚会被臣民抛弃。
        舜统一了当时的历法和律法。历法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发展,律法使社会秩序得到稳定。传说中,舜还是一个音乐发烧友。他和乐师联合创作了许多大型交响乐。这些音乐连后来的圣人孔子听了都非常喜欢,三个月回味无穷,连吃肉都吃不出滋味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