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介绍
公元前333年11月两军在帕雅斯河开打,战线仅长2600米,因此这是一场密集的混战。亚历山大在得知大流士已经截断他的后方时,他开始孤注一掷。波斯军队虽然在战前被夸大到50万,但实际没那么多,最多应该在20万左右,不过这已经是马其顿军队的3倍多了。
大流士面向南方,他准备把亚历山大挡在河边,把精锐的骑兵放在右翼,用以击破帕米尼欧率领的左翼部队。精锐的重步兵和希腊雇佣兵坐镇中央,其数量不少于马其顿步兵方阵。他们位于马其顿军队的前方的斜坡上,居高临下还立起栅栏加强防御。他们以为在这种情况下,马其顿军队一定无法把阵势展开的通过。
战术介绍
其实倘若波斯军队主动出击,这个战术是完全成功的,在狭长的河谷地带,马其顿军队无法组成完整的阵型,波斯人以其人数上的优势,踩都把马其顿人踩死了。但大流士又把主动权交给了亚历山大,他按兵不动等待着马其顿军的靠近。起先平原太窄,的确如大流士所预料的一样马其顿军队无法展开,但他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进攻,到黄昏时分,马其顿军队终于出现在波斯人的眼前,当他们变换为战斗对形时波斯人开始慌乱了,走道最后两公里时,平原变得开阔了,马其顿人以阅兵一样的精确展开了阵形,从32人的纵队,变为16人,在缩短为8人,骑兵绕到两侧,此时的波斯人看到这么一只精锐的部队开始有些害怕了。亚历山大此时看见波斯人在他的右翼集中了大量的骑兵,于是他马上调动自己的骑兵到左翼增援。而他也发现了一个波斯人的阵形,在他左翼的波斯军队显然战斗力较差,在这边只有一些经验不足的步兵和负责掩护他们的弓箭手,因为此时还没有到帕雅斯河的水季,水还不太深,骑兵能够很容易的通过,因此亚历山大决定从这边发起总攻。
图 伊苏斯之战
11月的天暗的很快,当亚历山大在下午5点左右发起进攻时,天已经有些暗了,亚历山大一马当先杀入敌阵,他们排成锋失之阵向波斯军队右翼发动突击,很快就把波斯人的防线突破,右翼部队被切割开,而亚历山大长驱直入一直杀到波斯军队后方。正如亚历山大所预料的一样,防守右翼的波斯步兵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负责掩护他们的弓箭手也没有发挥出他们的作用,由于天气比较暗加上自己的慌乱,弓箭都失去了准头。
此时,正面的波斯步兵正游刃有余的对付着马其顿的步兵方阵,而马其顿的右翼更是陷入苦战,正当波斯人以为胜券在握时,他们听到了背后的喊杀声,此时的波斯人真的慌了,那些希腊的雇佣军马上撤退,12000人生还得退出了战场,而大流士却暴露在了马其顿军队的眼前,在亚历山大的穷追猛打下,大流士落荒而逃,万王之王就好像失去了力量一样,而他面对也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大流士看着身边的战士一个个倒下心中不知是如何感想。
战胜波斯人
前军的溃败,使后续部队来不及参战就被败军把阵形冲乱,而马其顿军队此时正杀得兴起,一路掩杀,一直攻到波斯国王的后方军营,俘虏他的儿子、妻子和母亲……而亚历山大所损失的只不过是约1000的士兵,和约4000人负伤,大流士则是他的10倍不止,而关键的在那些士兵返乡时,缺乏补给的他们更多的死在茫茫戈壁上。
经过次战,大流士的波斯帝国已经元气大伤,无力再阻止亚历山大的东进,而消息传到希腊时人民仿佛还以为在做梦。此后的大流士虽然组织过反击,不过那已经是垂死挣扎了,而亚历山大此时应该相信他将能彻底征服波斯。
战败原因
分析波斯战败原因:首先,是战略上,大流士可以说是站了上风的,他在战前就已经派遣支队截断马其顿的退路,封锁其补给线,但此时他就不应该与急需速战速决的马其顿军队正面冲突,若使用坚壁清野的办法远征在外的马其顿军队的补给一定更不上。其次,在亚历山大东进以后,他遣散了他的海军,而波斯却还有许多战舰,在战争前期,波斯将领曼隆曾经用它们给亚历山大带来了不少麻烦,而且还差点偷袭马其顿的本土成功,但在曼隆死后,海军就无人率领白白浪费了它们的战斗力,使亚历山大没有了后顾之忧。其三,实在伊苏斯之战上大流士的战术问题,他没有估计到马其顿的战斗力,而且其征召来的部队军心不稳,士气低落,最重要的是他在有利的情况下没有主动进攻,把主动权完全的交给了亚历山大,采用消极的防御战法,前军与后军相隔太进没有层次,使亚历山大很容易突破到他的本阵,这使得他的人数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战斗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