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统筹模式消除政治边界
欧盟在冷战后玩的和中国一样,属于一套转移支付体制,东欧需要西欧的资金扶持,西欧需要东欧的市场,人力和资源。
这本意是好的,东欧发展起来了也能促进西欧的发展,然而欧盟毕竟不是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中央政府来协调和强制规定,于是各国经常互相撕逼扯皮,负责出钱想少出钱,负责出力的想少出力,最终结果就是裂痕越来越大,甚至英国直接脱欧了,其余国家也有脱欧力量跃跃欲试。
所以为啥德国总要中国遵守一个欧洲政策?因为中国给东欧带来了最需要的东西:资本。所以一群东欧国家在欧盟里凡是遇到不利于中国的提案就猛投反对票,导致德国法国想针对中国做点事情以作为筹码却压根做不成,搞得最后欧盟大哥德国人恼了,到底欧盟谁是大哥啊?怎么中国说话特么比欧盟创始国还好使。
国营经济与全局统筹方便国家经济协同发展
现在在非洲也是,中国早就超越美国法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法国在非洲空有武力,却帮助不到经济上,为啥呢,因为中国不需要非洲给现金,可以用资源甚至港口甚至市场来替换,我给你修房修路,你给我煤炭,对我开放市场,给我港口运营权。
那这招这么好用为啥西方国家不学习呢?因为他们的企业不是国营企业啊,对于他们的企业来说,我一个电力企业一个修路的企业,我干活就是为了拿现金,我要这么多资源干嘛?我一个搞网路搞信号塔的企业,何必要煤炭?更何况我一个企业也不需要经营港口啊,至于开放市场就更搞笑了,我一个老板只对自己企业负责,我国其他企业在非洲能不能卖出东西关我什么事。
中国不一样啊,在非洲的都是国营企业,听政府的,政府觉得对国家有好处,就能拍板决定,我给你修路虽然不赚钱,但是修玩路你必须买国产汽车,总体来说中国人民受益了,那必须做啊,我的国营企业吃亏了,但是我的国内各种小企业能趁机进入这个国家市场,那也必须做啊,甚至这几年不赚钱,但是我看好这个国家发展未来,那也可以做啊,西方的私人企业怎么比,对他们来说,只要不能立马变现,国家能不能总体受益与我企业何干。所以西方国家想单纯用经济贸易方式敲开非洲市场大门压根不是中国对手,那他们只能用军事政治手段。

那又带来了问题,民族主义在世界兴起之后,控制他国的成本越来越大,以前都是小国给大国送钱以寻求庇护,现在是大国必须给小国进行利益让渡,现在搞霸权干涉,成本越来越大了,你搞策划政变,支持反政府武装,甚至军事干涉来打开非洲市场,非洲人就越发现中国人来的是经济发展人民幸福,西方人来的国家政治动荡战乱不断,非洲人就越喜欢中国人越反感欧洲人,所以现在西方在非洲完全拿中国人没有办法。这也是为啥中国能这么快速建立高铁的原因,对国家来说,高铁能极大提高社会生产率,提高人民出行质量,整个社会财富能因此增加,那高铁必须修,哪怕现在高铁要到十年后才能赚钱那也必须现在修,对西方国家来说,老子修一个高铁唯一的动力就是修建得到的现金。所以回报大于付出的事情是不会做的。你叫我在二三四线城市修高铁?你叫我在GDP倒数的地方修高铁?那里的人的生活关我什么事,他们出行不便也和我企业无关,再说二三四线城市的人可以座绿皮车出门嘛。
政党竞争模式无法执行经济全局统筹
对于西方国家的政府来说,凭啥我要修高铁?高铁一修就是好几年,也就是说出钱是在我这任出,等修好了我在不在都是个问题,说不定是反对党上台了呢?到时候为了修高铁费力凑钱加税缩减福利被骂的是我,便利交通被夸的是自己政党的对手,这就形成了一个谁进行长线投资谁吃亏的局势。
因此几乎所有西方政府执政党还是把钱发给定向票仓,叫他们投票算了,至于修路能促进就业?就算他们就业了会感谢我修路吗?他们只会觉得是他们自己的努力养活了自己,不欠我的人情。反倒是每个月白发钱给他们,他们才觉得我不错,把票投给我。
用发展建设的钱发福利,才能得选票,一个政府把钱用来建设开发新区,吸引来了投资商,地区经济大发展,让你有了工作,你赚钱买了各种东西,甚至你的后代也能因此摆脱贫穷,你会感谢政府吗?你只会觉得我是靠自己的本事养活我自己,不欠政府什么。你在失业在家没钱,政府把这笔本来用来发展的钱用来隔三差五发点食品卷,发点低保,你才会觉得政府真不错,让你不饿死,还免费发东西,真是一个心系人民的好政府啊。
所以反观中国的经济模式,以集中力量(中国在21世纪初几十年聚集的力量其实已经不算小了。)办大事,调动整体资源去和一盘散沙的西方企业竞争东欧和非洲,自然取得了显著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