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风靡一时,从白山黑水一隅的渔猎部落一跃成为整个东亚第一强国,并连灭两大传统大国,可谓声势滔天了。然而此后的历史进程却人大跌眼界,金国这个崛起于草原的政权在攻灭大辽之后却未能继承辽国草原霸主的地位,并且迅速丧失了其在漠北草原的优势,最终被崛起于草原的蒙古所灭亡。

起于微末的金国创业团队
早期的女真统一之后,诸部之间所形成的是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为共主的军事联盟体制。这种组织结构实际上是从渔猎部落联盟进一步演化而生的,在女真势力弱小之时具备很强的凝聚力和动员力。然而这也就意味着身为金国皇帝的金太祖并不能完全掌控这些与自己搭伙合作的军事贵族们。

刘邦白马盟誓的背后是藩王军事贵族对皇权的掣肘和威胁,金太祖虽是同军事贵族们发起的盟约,但所面临的原因却是一样的。
金朝皇帝都想南迁都城
如果说汉高祖刘邦眼中,掣肘皇权的军事势力是异姓藩王,那么在金朝皇帝眼中,掣肘皇权的便是草原军事贵族们。金太祖并未坚持到大辽灭亡就去世,其弟金太宗继位。不过金太宗虽然名为金国第二任君主,但实际上却同其兄一道开创了金朝大业,因此算得上半个开国君主。

此后连续几位金朝君主都积极迁都,将金国都城从今天的哈尔滨南迁到北京,就是为了躲避草原上的军事贵族对皇权的制约。
南迁都城与金朝汉化
金熙宗继位之时,金朝的国库不仅改变了金太祖时期的窘迫,甚至远远超越了金太宗时期。有了强大财政支持的金朝皇帝不仅拥有了压制草原贵族的本钱,还能借此创建出一整套官僚体系以维护其对中原汉地的统治。

金朝因为需要借助农耕赋税维系财政稳定、需要儒家官僚体系治理国家,所以金人也在此过程中日益汉化,后来女真人南下中原的部分彻底融入了汉人族群之内。
金皮宋骨的中原农耕政权
为了远离草原,金朝这个源于草原的政权不断的南迁都城,以至于其政权的性质都发生了变化。曾经雄霸草原的大辽,借助幽云十六州农耕地区的赋税滋养,建立起一套以南北两院制度为核心的二元帝国体系。大辽虽占据幽云等农耕区域,却并未放弃对草原的野望,辽军定期对草原新兴势力的扫荡,维持了其两百多年国祚传承。辽国灭亡后,辽皇宗室凭借对草原的影响力西迁后建立西辽,其对草原游牧因素的继承可见一斑。

金朝中后期,已经演变为一个按照儒家思维逻辑统治国家的政权了。
金朝对草原的漠视给了其他势力崛起的机会
自古以来,东亚区域的北方草原都难以聚集成一股势力集中的政权,但每当中原诞生了强大的农耕政权之时,这股地缘压力就会传到给草原上,引发一个强权在草原的崛起。汉人建立的宋朝虽退居江南一带苟延残喘,但金朝却实质上却成为了中原农耕帝国。

成为中原王朝的金朝也迅速陷入了和北宋类似的问题,混乱的朝政和官僚军队的腐败进一步加速了金朝的衰落。当草原新兴势力南下伐金之时,金朝不思索强兵富国,反而主动南征宋朝,造成了两线夹攻的窘境,在朝廷中枢的连连昏招之下最终覆灭。